第4部分(第3/4 頁)
年歲已高,才顯出他氣度非凡呢。哈麗埃特,一個人的年紀越大,才越應該注重自己的氣度——假使他說話聲音很高,行為魯莽,或是行動遲緩,那便愈加顯得老態龍鍾,就愈加惹人煩。如果年輕人有這個毛病是無法容忍的,而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就令人厭惡了。馬丁先生這個年紀就呆頭呆腦,行為粗魯;等到了威斯頓先生那個歲數,他將變成啥樣子呢?”
“這確實不好說!”哈麗埃特十分認真地說。
“也能夠猜測出。他會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愚笨無知的農夫——一點也不注重儀表,一門心思地為他的收入和損失操心,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想了。”
“他的確會變成這個樣子嗎?那就太慘了。”
“他記不起找你講給他的書,這就意味著他已全身心地撲到了生意上。他的心裡只有生意,除此之外啥也不顧了——就一個家庭正在蒸蒸日上的人來說,那是不奇怪的。書又能帶給他什麼呢?我相信,他的生意會日漸紅火的,那時他將以一個大財主的身份出現——我們用不著替他知識貧乏和魯莽粗俗而憂慮。”
“我想不通,他竟然會不記得那本書了。”哈麗埃特僅僅說了這麼一句,講這句話時,看得出她的確生氣了,愛瑪覺得對她這種情緒還是不管為好。因此,她默不作聲,過了一會兒她又說話了。
“從某個角度來講,埃爾頓先生的氣度或許會超越於奈特利先生和威斯頓先生。他顯得更高雅。以他為榜樣會更好。威斯頓先生性格直爽,暴躁,可以說是直來直去,這種性格從他身上體現出來,人們還很高興,因為他的性格好——但是這點倒不可以效仿。奈特利先生的性格直爽,做事當機立斷,態度嚴肅——雖說這些都很適合他;他的身材,他的相貌以及生活中他的地位都與之相適應;但是,如果某個青年人去效仿他,那就讓大家無法接受了。反過來,我認為以埃爾頓先生為青年人的楷模,可能是最恰當的。埃爾頓先生性情溫和生性愉悅,對人熱情,而且行為文雅。我認為他近來好像變得越來越文雅了。我不清楚他是不是故意顯示他的文雅來感化我們當中的一個,哈麗埃特,我只記得,他的性情越來越溫順了。假如他有何目的的話,那一定是想討好你。那次講到你時他的話,我早就對你講了?”
接下來她又講述了一遍因埃爾頓先生而引出的強烈的讚美,並且讚揚他的說法;哈麗埃特那紅撲撲的臉上帶著笑容,表示她始終覺得埃爾頓先生特別溫和熱情。
愛瑪就是想用埃爾頓先生來打消哈麗埃特心中的那個青年農夫的印跡。她覺得,他倆真是太般配了;並且她要盡力來促成這樁婚事,看起來也正合他們的心意,合情合理的,成功的希望還很大。她害怕人們會料到他們將結合。而她卻走在了其他人的前面,就在哈麗埃特頭一回來哈特菲爾德的那個黃昏,她就有了這個計劃。她越想越覺得這事應抓緊時間。埃爾頓先生的條件最合適了,自己是個真正體面的紳士,沒有一些出身貧困的親戚;而且,憑他那種家庭也不會挑剔哈麗埃特那不明的身世。他能夠讓她生活得幸福,愛瑪估計他可能擁有一筆足夠兩人開銷的收入。說起來海伯利教區也不大,人們都清楚他本人有一筆財產。她非常尊敬他,覺得他是個溫柔、和善、受人敬重的小夥子,而且善於交際。
他也覺得哈麗埃特很漂亮,有了這點,她就很滿足了,她認為,有了這個基礎後,再常常在哈特菲爾德見面,對他來講也就有了很大希望了。對哈麗埃特來說,不用懷疑,知道自己被他喜歡,這一定會產生很大的效用。他的確是個很優秀的青年,所有的不朝三暮四的女人都會愛上他。人們都覺得他很英俊;大多數人都讚揚他的品行,就算她並不讚賞,那是由於他的容貌不像她想像中的那麼文雅;但是哈麗埃特會為羅伯特·馬丁先生四處為她找核桃而感激,就一定會被埃爾頓先生的愛情所打動。
第五章
“愛瑪同哈麗埃特·史密斯之間這麼情同手足,”奈特利先生說,“我不清楚你怎麼想,威斯頓太太,我倒覺得這件事不是好事。”
“不是好事!難道你真的這麼想嗎?什麼原因?”
“我覺得她們當中無論哪一個,都會影響到另一個。”
“你的想法太出乎意料了!愛瑪一定會對哈麗埃特有幫助的。因為愛瑪又有了一個可關心的人,哈麗埃特對她也很有幫助。瞧著她們之間那麼友好親密,我特別開心。我們的想法真是截然不同啊!你竟然會想到她們之間交往對對方都無益處!既然有了這個念頭,今後我們準會為愛瑪的事爭執下去了,奈特利先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