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好多事也許都只有在自己離油盡燈枯更進一尺時才會明白,哪怕只有最後一秒的差距,後一秒懂得的前一秒可能還在迷霧中。
中國有多少學生,這該是一個曠世的天文數字吧,可真的能成為“人才”的人卻又似乎太不夠數了。“人因夢想而偉大”,在如今這個再現實不過的社會中夢想也不過是個想的特美的白日夢,他會讓人走向幻想和痴人說夢的空間,到底名人不是太多。倘使真的“人因夢想而偉大”,全世界的人都該是名人了,還會有老實憨厚的老百姓嗎?
或許這樣的話只適合某些人,但教育過程中就是用這樣的“某些人”來教育所有人的,在中國這樣的“某些人”恐怕就更少了。
中國講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要的是效率、升學率,其他的都是奢侈的。對於煙波浩渺的中國文化來講,應試教育近乎本能的選擇就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凡是對考試有幫助的,拿來為己所用;反之,則棄之如敝履。可想而知,這種選擇性先明和選擇性放大的實用主義應試體制造就的必然是一群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升學而教育的“文化閹人”。這些歸根到底,也只是應試體制邏輯延伸的必然結果。
可想而知,我所說的“中國這樣的‘某些人’恐怕就更少了。”也該是可以理解的了。
正如中國其他千千萬萬學子一樣,我也正在應試教育的監獄裡服著刑。說實在的人長一歲見識也就跟著向上長,這也都是在現實的逼迫下練就出來的本事,就好象我現在才清楚應試教育種下的毒一樣。
從進幼兒園的第一天起到現在,我似乎也在現實的逼迫下成了“文化閹人”。關於我們懂得的道德禮儀那也不過是為了升學率而教育的“文化閹人”閒暇無事時隨口帶過的,到底他們還是不想自己被別人稱之為“文化閹人”,即便自己已經是個“文化閹人”了。
孔孟應該不是個“文化閹人”,因為他們圖的只是後人有個美好的德行,以至讓後人得了個“禮儀之邦”的美贊,可是他們的思想現在卻只是那些“文化閹人”們為了應付需要和形式所迫而隨口帶過的“口頭話語”。我不知道這樣的教育還要堅持多久,十年,二十年,或是更久;也許只有當人們全都成了“文化閹人”後才曉得改革吧。正如中國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一樣,等到重創後才會大張旗鼓地開始治理,革新。
或許是我自己思想出了亂子,想法出了軌,思考太過叛逆了。應試教育對我們的成長到底怎樣,面對這樣一個如漏斗般的教育體系我又能做些什麼?到底只有我一個人,我的話又能有幾分重量呢?可能只有等待上天幫助了,希望到時候不是“亡羊補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為學,學為?
寂寞將我一個人丟在黝黑的屋頂上,看著明朗的月。過去的歲月裡也曾如此過,那是卻有父親的陪同。父親的手在我的頭髮上摩挲著說:“孩子,你一定要用功讀書,讀書才會使人有出息,不過我更希望你做一個永不後悔的人。”
之後,我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要記得父親的話,好好讀書。原以為讀書才會使人有出息不過是父親對我說的一句誇大其詞的鼓勵話,目的是想我透過讀書考學來求的一個更好的事業,這就是有出息。生活上的事往往就這麼簡單,只是人們自己想複雜了而已。
於是我也就帶著對父親教誨的那麼一點幼稚的理解,ABCD了十二年。可我現在愕然發現,自己忙碌了十二年竟偏了方向。以為父親的教訓不過是想讓我未來有個好事業,現在看來不太像,太不像。
如畢淑敏在〈孝心無價〉中說的那樣,“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的蹉跎?”原來道理父親早就講給了我聽,只是我自己還屁顛屁顛的不知曉。父親在乎的並不是我的未來有多風光或是有多蹉跎,他在乎的是我能否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不懂也不需要懂後悔的人。“不後悔”便是父親的教誨,讀書的真諦。
如今發現,我也不喜歡聽苦孩子求學的故事了,那裡面裝有太多的辛酸與苦楚。有被逼迫的父母的鮮血灌溉,有負債累累熬不住而離開的老父親,有忍痛流淚買腎的老母親。這樣的一個苦孩子,這樣的一個自私的學子;一個對自己的父母都不會體諒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為了自己美好的物質未來,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上的人,又怎能成為社會的奉獻者,人民的公僕?讀的書再多又有何意義?書中有的“忠、孝、仁、義”他沒有讀到,他會後悔。
如今發現,我也開始討厭說話不算數的人,書中的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