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關於視覺與記憶力的關係,有人曾針對注意力做過實驗。心理學家拉貝爾於1983年進行 了一項實驗。他給予一組人員5個字的單字,要他們將中央那個字的種類加以劃分,同時要 求另一組人將整個單字分類出來。也就是說,他讓第一組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中央的一個字 ,而第二組的注意力則放在所有單字上。
在實驗當中,拉貝爾不時地在與5個字的單字同樣的空間中給予一個文字和4個+記號的 測驗刺激,並要求受測者進行該文字的分類判斷。這時候,被設定把注意力投注到整個單字 上的組別,不管那一個文字是位於哪個位置,其反應時間幾乎都相同。可是,被設定只把注 意力投注在中央那個字上的組別的人,只有在測試文字位於中央位置時反應時間比較短,其 他的位置則花費了較多的時間。
由這個實驗可以得知,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在這個範圍內巧妙地處理接受到的資訊 ,便成為提高記憶力的條件之一。
換言之,特定資訊被我們記憶到什麼程度,是由整體的注意力層級和分配方法來決定的 。
一般而言,我們看一件事物時往往先從整體看區域性,再從區域性看整體;可是大部分時候 ,人們都只看自己想看的部分。典型的情況是,一旦掌握了整體的大致印象,我們就認為自 己已經完全瞭解了,這就是所謂的“見林不見樹”型別,粗心大意、性急或者比較浮躁的人 都有這種傾向。反過來也有“見樹不見林”的人,這種人只注意到細微處,卻沒能好好地掌 握整體的意義。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超級記憶力訓練法 第一部分(11)
接收新資訊時不能只憑表面印象加以解讀,必須經過充分地咀嚼,從各種角度來分析信 息。
所謂仔細“看”就是仔細“搞清楚”,仔細“記憶”。因為透過反覆咀嚼資訊,該資訊 就會自動輸進你的記憶裝置當中,和相關的資訊結合在一起,擴充套件腦中的記憶網路。
興趣或關心其實都受到後天環境和先前經驗的影響。有人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想嘗試,有 的人則好惡分明,還沒嘗試就先排斥。如果我們只需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倒還好,問題是 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總難免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心不甘情不願去做一件事,不 但沒辦法集中精神,也容易發生錯誤。不僅如此,千篇一律的工作也會使我們的注意力習慣 化,精神鬆散,導致缺乏緊張感和充實感。
我們之所以竭盡全力從事艱難的工作或解決困難的問題,不也是因為透過工作可以獲得 “生存的價值”或“自我充實的成就感”嗎?所以,瞭解自己從事的工作或學習的課程對自 己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就很重要。
不管多麼微不足道的事情,自己的工作或學習對自己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有這種認知 才能產生“衝勁”。譬如,橫渡太平洋這種極限運動應該是當事人自發的挑戰自我的一種欲 望,而非受到外力的強迫。
換言之,“為了什麼而做”並非關鍵,“想這麼做”的自發性才會使人付諸行動。而且 ,正因有這種自發性的動機,才能克服在行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麻煩或困難。更有甚者,可 以藉此確信自己的力量,發現自己潛在的能力,同時又能產生成就感。
下面的案例也可以使我們瞭解到記憶具有自我中心的特徵。
記憶未必像照片一樣客觀而真實。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威
爾?歐波特先在極短時間內出示圖片,然後問受測者,是哪一個人拿著刀子?圖中的背景像 是在車上,有幾個乘客坐著,另外有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相對而立。其實,正確答案是白人 拿著刀子,然而,受測者中卻有絕大部分人認為是黑人拿著刀子。之所以如此,很明顯是因 為眾人對黑人的偏見、先入為主的觀念所致。
前面說過,我們常在無意識中將事情依我們的價值觀或態度變成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狀 態來加以記憶。再舉一個更淺顯的例子來說明。
L?卡麥克爾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在瞬間展示一幅模糊的圖形之前,先給受測者一些 暗示,告訴他們圖形類似瓶子或馬蹬,然後要求受測者將原圖畫出來。結果發現,得到的圖 案多半都遵循著該暗示。
從這個實驗可以知道,即使是無意義而模糊或者複雜而抽象的刺激,只要給予適當的定 義,也就是賦予主題或貼上標籤註解,就會比較容易記憶。
認知心理學家哈爾?波亞等人透過實驗證明,一樣根本沒辦法理解的刺激圖,只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