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局——請不要誤會!以上是一種讚辭,此所以最令人拍案叫絕的上例運用,當為《晨午暮夜》中《夜》的收場;當然如《廖詠湘》突兀得來卻自我感覺良好的三人行結局,又是變奏中的失手作了……
當然以人為本亦是另一欣賞趣味所在——認識香港才女陳韻文。事實上,今次選映作品中故意處處可見譚家明對影像形式上的細微執著,但不同作品的成敗分野,我認為與背後的編劇是誰有莫大關聯,其中又以陳韻文的劇本不斷予人驚喜。她對不同文字的嫻熟,予人有隨意順手拈來的快意,在《李欣頤》(1976)中把流行節目裡的“夫人信箱”環節,把弄得惟妙惟肖,既透過文字書寫形式的戲謔,來讓觀眾看得捧腹大笑。更不留情的,是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把愛情信箱夫人令人橫刀奪愛的忠告,置於自己頭上來構成反諷,簡單利落得來又大快人心。而且作品的劇力趣味,與影像上的心思又互相呼應,如《汪明荃》中於洋與汪明荃的感情拉鋸,於晚上一場不斷遠觀開燈關燈的無聲場面已表露無遺;同樣在《李欣頤》的房景中,透過信箱夫人李欣頤在空空如也的家居中的出出入入,頓時把能醫不自醫的無能感呈現出來,以上都是今天回看起來的莫大驚喜。
第7章 方育平如何走過新浪潮
香港電影資料館的“方育平回顧展”,我認為和以往曾策劃的譚家明、許鞍華及嚴浩等大有不同。
過去的均真真正正以“回顧”為重心,集中在“殘務整理”的工作上,協助觀眾重新認識進入香港新浪潮前的闖將群像;今次的方育平回顧展,從片目的背景資料便可以得知,不少是方育平於新浪潮時期後的港臺作品——換句話說,它們所提供及描畫出來的影象更清晰準確,就是要為導演在新浪潮所定下的關注焦點,探索深化延續發展的可能。
撇開名氣最大的《野孩子》(1977)及《元洲仔之歌》(1977)不談,最具新浪潮氣息的電視期作品反而屬《夢的選擇》(1978)。女性尋找自主解放的議題,乃至留學生、攝影師及文化人等“人物”的出現,大家在譚家明的電視片中均可謂屢見不鮮。我們當然知道方育平關心的從來都是實實在在的人生小故事,此所以才成就出膾炙人口的《父子情》(1981)。但我認為有趣的是,方育平在電影中所開啟的核心主題,往往在其後的電視片中作出若隱若現的回應,恍若暗地裡不斷為個人的新浪潮經驗作出檢視反省。
一。另一種思想觀
此所以張建德在The Hong Kong Cinema…The Extra Dimensions指陳《父子情》探討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糾纏關係,其中下一代正好因為太依賴當代西化的現代性,反而令傳統變得更不可捉摸。而現實上雖然香港於戰後日子在物質化層面已得到顯著的進步,但傳統其實仍是指引香港朝向宿命發展的楷模。如果對男性父權思想的曖昧迎拒,是《父子情》的重點議題之一,那麼在後新浪潮的電視片中,方育平其實早已從側面思考由理論思想回歸日常風景的可能性了。
《後過渡女人》(1994)中的父親克己盡責,是一名百分百的好丈夫及好父親,但他正是不斷出言阻撓妻子為女性出頭,爭取平等權益的隱性絆腳石。傳統中的男性父權威信,或許不再可以如《父子情》般以高壓形式展示,但好壞難分的微妙日常演化,顯然較《父子情》中黑白明晰的兩代對立及男女二元角力,來得更加細緻及委婉。當然,方育平也同時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在《開心茶居》(1992)中便描繪出上一代的睿智豁達造像。我認為那可以看成為《父子情》的對倒觀照。《父子情》的兒子因順從父意才出洋留學,《開心茶居》中卻是兒子打算要移民反過來向父親借退休金支援。前者兒子因留學而放棄了當演員的理想,後者父親因退休反而可以追逐當茶博士的志趣。《開心茶居》不是沒有家庭內部的矛盾,女兒瞞著家人投身社運,顯然是隱性衝突的伏線之一,不過導演顯然想帶出所有矛盾,其實始終可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消弭——你可以不認同方育平的樂觀構想,但得尊重導演所提出的另一重取向價值來。
二。堅持的藝術家
至於《半邊人》(1983)中提出尋覓理想的議題(尤其指向藝術上的追尋),方育平當然早已在電影世界中多番加以回應(1990年的《舞牛》及1998年的《一生一臺戲》),表明個人永不放棄的執持精神。然而當年的評價也非全無爭議,陳耀成便對《半邊人》不同場面的處理手法頗為不滿(見《從新浪潮至後現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