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如果你是一位孩子的母親,想來腦海中也會立即浮現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媽媽幾乎每日都要與孩子生活在一起,因此難免會遭遇無數次的“小規模戰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提高嗓門,這也是常事。而且,媽媽有時明知自己會後悔,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動手責罰或是使用過激的語言刺激孩子幼小的心靈,為他們帶來無法磨滅的傷痛。
遇到這種情況時,作為媽媽的我們,首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心態恢復平和,然後再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反應。有時,在大人看來無比荒唐的事情,對於孩子而言也許非常重要,而且或許孩子也有必須如此的合理理由及根據。
因此, 當孩子犯錯時,媽媽首先不要急於責備他,而應暫緩作出反應的腳步。
我們只需少許時間,使自己的心態平和下來,然後站在孩子的立場將問題重新考慮一遍,十有*都能夠理解孩子的行為。如此一來,我們不需責罵、動手,便可以心平氣和地將孩子漸漸說服,原本積存於心中的不滿也自然會得到平息。
媽媽心中的“好”與孩子心中的“好”
存在一定的區別
晴天的時候,孩子卻執意要穿著雨靴去幼兒園,對此媽媽會作出怎樣的反應呢?“又沒有下雨,你幹嗎非要穿著雨靴啊!”她們會不會發著脾氣,一把將雨鞋從孩子的腳上脫下?
倘若是一位聰明的媽媽,她首先會考慮“孩子為什麼想要穿雨鞋”,而不是急於教訓孩子。孩子是打算在小朋友面前炫耀爸爸買給他的新鞋,還是有什麼不願告人的“小秘密”?這都有可能是他執意穿雨靴上幼兒園的緣由。
雖然說母子連心,但須知媽媽心中的“好”與孩子心中的“好”存在一定的區別。也就是說,媽媽的喜好,孩子未必會接受。總而言之,孩子與媽媽的觀點、趣向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即使是媽媽喜歡的東西,孩子也有可能會覺得反感,故此,我們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身為父母,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及意見提出來,供孩子參考,但最終接受與否則要由孩子自己來選擇。
當然,從父母的角度出發,他們擔心孩子由於判斷力不足作出錯誤選擇,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對於孩子的選擇媽媽也許會予以否認,轉而向其灌輸自己的想法。其實,父母如此不免有些多慮。即使孩子的判斷有誤,我們也沒有必要對此過於擔心,因為每位孩童都需要經歷一個選擇與體會的過程,他們會從中領悟出各種道理。
另外,即使孩子作出了錯誤選擇,且由此導致的後果較為嚴重,我們也儘量要使用平和的語氣,將各種狀況向其詳細說明,讓孩子能夠充分理解,而不是大發雷霆或沒頭沒腦地訓斥“你只需要按媽媽說的做就可以了”“你不可以這麼做”“即使我現在告訴你,你也聽不明白”“你根本不會做”等。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6期 孩子只會將過於頻繁的嘮叨當做耳邊風
偶爾,全家人準備一同去逛折扣商場,孩子們便會顯得異常高興。他們不僅僅是因為能夠跟隨爸爸媽媽一起出門而感到喜悅,內心之中對於渴望已久的玩具或是可口的食物,也必然會產生一種即將獲得的興奮感。每每此時,他們便會興奮地大喊大叫或是在沙發、床上蹦跳不停,嚴重時甚至還會在某些小事上犯錯不斷,例如在洗臉、刷牙、換衣服等日常小事上丟三落四、拖泥帶水。
當然,他們自認為自己已經在很努力地掩飾這種興奮情緒,並試圖將自己表現得與平常毫無二致。
可惜的是,許多媽媽看不透孩子們背後付出的努力,她們只憑自己的直觀感受作出判斷,專揀礙眼之處評判,無意中,便將諸多禁令及否定性的字眼吐露出來。
“行了,別再添亂了,我都快被你給弄暈了!”
“你還在磨蹭什麼呀?沒有聽到媽媽剛才跟你說的話嗎?動作快點!”
“你犯傻了啊,怎麼連這種事情都不會做?”
“在家時媽媽就對你說過這件事沒得商量,不行就是不行!”
“不是告訴你不要做了嗎?你是不是聽不懂人話?”
“媽媽叫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
倘若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沉浸於興奮之中的孩子突然間聽到這些話語,他又會是什麼反應呢?媽媽每天絮絮不止的嘮叨又會令孩子產生怎樣的想法?對此,有些媽媽會作出反駁,她們認為自己之所以說出這種否定或禁令性28的話語,完全是為了約束孩子的出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