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怕,方才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
有一位野心勃勃的男子,他看著自己1000元的存摺很不甘心,想讓存款再多一個零。於是,他努力地工作,沒有多久,他達到了目標。
男子看著他10000元的存摺又想:若能再多一個零或者兩個零不就更棒嗎!於是,男子更賣力的工作,希望能創造出更多的零,讓自己成為富翁。往後的日子裡,他日以繼夜,放棄一切休息時間,也放棄對家人的關照,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終於達成了他的心願,成為鼎鼎大名的富翁。
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卻病倒了。此時,他艱苦一生所創造的許多“0”也都跟著倒下了!
這個故事裡的“1”代表的就是我們的健康,“1”倒了,再多的“0”都不具有任何意義。沒有健康的身體,所有美好的事物在我們面前都會變得畸形、扭曲。
很多人常以金錢來衡量人生的成與敗,認為越有錢的人就越受尊重。古今中外更不乏追名逐利之人,或為名所惑,或為利所動,或為官位而奔波,或為愛情而苦惱。把名、利、祿、情視為人生的最高追求,卻不知人生最大的財富只是自身的健康。更何況有許多東西根本就不是錢所能換取的。
著名畫家陳逸飛先生之死,給很多為了生活“透支”身體的人們敲響了警鐘。這樣一位才華橫溢並正逢事業巔峰時期的人才溘然長逝,讓不少人為之惋惜。
其實,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比我們的身體更為寶貴,我們應該懂得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身體。
有句大白話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意思即健康的身體是所有幸福生活的基礎。一個人在社會上要想大有作為,必須先重視和善待自己的身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理髮師用遲鈍的剃刀來理髮,一定不會有顧客光顧;如果木匠用遲鈍的斧子、鋸子來工作,一定不會製出優美的器具來。同理,一個人想要有幸福的人生,就必須有個健康的身體。
洛克菲勒就很明智,前半生,他用智慧賺取了巨大的財富,但就在他52歲時,身患多種疾病,很難再堅持正常工作。自己艱苦打下的這一片江山該怎麼辦?是繼續拼搏還是休整療養?他很矛盾。
經過認真思考、權衡利弊之後,洛克菲勒聽從了醫生的勸告,智慧的選擇了後者。他給自己重新定位,調整了與公司間的關係,隨後到大自然中靜心頤養,慢慢恢復了健康。一直活到了92歲。
當事業與健康衝突時,親愛的讀者,請你一定要果斷選擇珍愛健康,因為失去了健康和生命,一切都等於零;當我們不斷超時工作,努力加班的同時,不要忘了:應該把健康放在工作之上,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追求其他幸福的可能。
生有時,死有時
有弟子問神山僧密禪師:“請師父談一談生死之事。”僧密禪師問道:“你什麼時候死過?”弟子說道:“我不曾死過,現在也不想去死。請師父明示。”僧密禪師答道:“既然你沒有死過,那麼,只有你親自死一回,才能明白生死是怎麼一回事。”
是呀,“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的生死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樣平常無奇。一個人的生命有長有短,但終免不了一死,生死對於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從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從白髮老翁到黃毛孺子,每個人都要從出生走向墳墓。
陶淵明有詩云:“三皇大聖人,今覆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詩中提到的彭祖傳說一生經歷夏、商、週三個朝代,共活了八百歲,如此大壽也終有一死。三皇、彭祖今天又在哪裡呢?
生死是自然規律,無須恐懼,該來的終會來,悲觀的人杞人憂天只會徒增煩惱,樂觀的人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反而發現了生命的真理——看到死亡,面對死亡,會讓我們思考很多事情,比如人生的真諦、規律和價值,也會發現平時不重視的一些道理。不知死,焉知生?只有在死的問題上有充分的思考,人生的終極道路才能在生的過程中更精彩地展開。
我見過兩位對死很有胸懷的人,一位是在書上讀到的古人莊子。
當莊子的妻子死了,他坐在地上敲著銅盆高歌。其弟子惠施十分不解。莊子說:“我的妻子死時,我哪能無動於衷?但仔細想想,她本是無生無形,突然有了形體,有了生命,現在她又死了,這不像自然界的春夏秋冬,隨時在變化嗎?也沒有什麼過分悲傷的。”可見莊子對生死有多麼豁達的體會。
另一位,是我一位親戚,她不幸在36歲時患上了乳腺癌。
聽到這一訊息,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