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因為各種問題都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況且有一些問題其實只是技術問題。相信現代化的資訊科技解決起這些問題來也不是什麼難事,應該不成什麼問題。只是政府和各種企事業單位應該看到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解放思想,以積極的態度和改革的精神來積極推動,大膽探索。如果在家辦公能夠得到推行,又會減少多少出行,減輕多少道路交通流量?在這方面,政府和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都應不僅看作是一種單純的工作方式轉變,而是降低執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時代變革,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應該給予足夠關注,納入議事日程,積極予以推進。
在電子通訊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具有十分廣泛的發展空間,有著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發展前景。依託現代科學技術,甚至看病都可以不去醫院,而是透過網路。上學也可以不去學校,而是透過遠端教育。在這些方面我們都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推行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主要的已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們觀念上的障礙和理念的落後。政府應該在推行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過程中,更多地在轉變觀念、解放思想上下功夫,以使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加速發展。要加快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的發展,關鍵是要務實,一步一步紮實地付諸實踐,不能說得多做得少或者只說不做。
就近入學、就近看病問題如果解決得好,也能使交通擁堵問題得到緩解。目前,大醫院門口是交通擁堵的重點地區。只要是大醫院,那裡交通一定不暢。北京的各大醫院無不如此。協和醫院、北京醫院、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宣武醫院、兒童醫院等等,無不如此。開車上醫院看病行車難、停車難令人望而生畏。中小學門口也是必堵之地。每天送孩子上學的車把中小學門口堵得水洩不通,交通民警已不得不為每個中小學門口在上下學時間安排勤務。這種現象的緣由,就是因為醫療資源、教育資源的分佈不均衡。病人住家附近的醫院裝置不先進,醫生專業水平不高,只能捨近求遠到條件好的大醫院。這無可厚非。由於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家長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一點的學校,不辭勞苦到離家遠一點的好學校上學。對這種現象也無可非議,更不能怪罪和埋怨家長與學生。作為政府,有責任讓群眾和孩子相對公平地享受醫療和教育資源,相對公平地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和國民教育。如果政府在這方面能夠取得大的進展,醫院和學校的所在路段交通擁堵就會大大緩解。然而在這方面難度也是很大的。但無論有多大難度,政府也要想方設法努力去做。本文雖從緩解交通擁堵的角度評說此事,但做好此事的重要意義遠不止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緩解交通擁堵,不僅要著眼交通本身。研究交通擁堵問題,應跳出交通看交通。人們只是因為有了出行需求才有了交通需求。但並不是所有的交通需求都是必要的,合理的,不可避免的。也不是所有的出行都是情願的,有不少出行都是被迫的。研究交通需求,就應從交通需求的源頭——出行需求上去研究,看那些出行是必須的,無法避免的,那些出行是不必要的,可以避免的;哪些出行是出行者自願的,能夠給出行者帶來愉悅,而哪些出行是出行者不情願的,甚至是迫不得已的。對必須的出行,出行者樂於的出行,當然要盡力保障,創造方便。對那些不必要的出行,出行者不情願乃至迫不得已的出行,就要努力創造條件,減少這種出行,避免這種出行。這樣的結果,既減少了不必要的出行,使出行者把時間節省下來,或把時間投入到更有用的方面,或增加出行者的休閒時間,有利於全面發展,也使社會用於支付某些不必要的交通成本大大降低,提高社會執行效率。在這方面,是大有作為的。
減少不必要的出行,政策引導的作用也很重要。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徵收燃油稅。所謂燃油稅,即將原來普遍徵收的養路費和其他費用合併成燃油稅,透過法律約定整合各部門間的利益關係,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省能源和基礎設施開支。按機動車每年要交養路費的規定,車子一年沒開幾次也要按標準交養路費。而燃油稅是跑的路程越遠,交的稅越多;如果不跑,就不交。早在1994年,有關部門就正式提出開徵燃油稅。1997年全國人大透過《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費”替代養路費等,擬於1998年1月1日起實施,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決定。但有關燃油稅的正式出臺,一直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開徵燃油稅,將會大大改變市民出行方式。以前,交多少費主要是根據車型,小汽車只要交養路費,每個月100元;而營運客車除了交養路費外,還要交客運附加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