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部分(第3/4 頁)
這麼少的股份。
甚至於是在第二次的APPSTORE股份出售的時候,價格仍舊高得離譜,但他們也眉頭都不皺一下,只恨蕭奇出售得少了,而不覺得價錢貴了。
所以大家現在都在說,蕭奇的公司的股份,真的是不好定估值,幾大投行們給出的估算值,也就是一個參考而已,並不能作數。
但歸根結底來講,市場的規律就是隻要有人願意買,那麼這個價格就是合理的。
在此之前,蕭奇跟Uber的CEO李博特商量了一下,對於各個投資者的迫切性也是有了瞭解。
故而,蕭奇在回到華國後沒幾天,就直接公佈了自己的決定。
Uber將展開第二輪的融資,融資估算價格是600億美金的整體市值,而賣出的股份將是20%。
在詢問了伊藤忠商事和斯坦布瑞納家族,以及公司管理層,確認了他們不會在這一輪套現之後,20%的股份都會是直接從蕭奇的手中的股票裡賣出。
蕭奇透過明香控股和奇彩投資,一共持有Uber74%的股份,剩下的股份裡面,第二大股東伊藤忠商事持有15%的股份,第三大股東斯坦布瑞納家族6%的股份,然後就是工程師團隊和營銷精英們各聯合持有2%的股份,CEO李博特持有1%的股份。
現在蕭奇拿出20%來分給投資者們,自己手上就只剩下了54%的股份。
固然能參與到Uber這個財富盛宴裡面是好事兒,但這個數字就讓眾多的投資者心裡有點嘀咕,難道蕭奇是不看好Uber,所以想要抽身走人了?
結果蕭奇及時的就給出了訊息,這一次的股份售出,就考慮削減這部分股份在股東議事會上的投票權益,大約是1股當0。5股的投票權,而多出的投票權就會集中在蕭奇的股份上面。
並且以後凡是蕭奇這邊攤薄出來的股份,都會採取這樣的措施,這樣就能保持蕭奇對Uber的絕對控制權。
如此一表態,自然而然的就讓一群投資公司和基金們安了心,從而積極的開始了明裡暗裡的爭奪。
至於說蕭奇給出的市值估值和各大投行的估算不一致的情況,那管它個屁,只要能買到就是福氣了。
大家又不是傻子,Uber現在已經開始了初步的盈利,如果讓它徹底的發展起來,一年數十億美金的利潤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最關鍵的並不是這豐厚的金錢利益,而是Uber對於全球打車市場的掌控,這就是一個莫大的權益。
簡單的說一點,以後Uber佔領了全球打車市場後,它的廣告效益怎麼算?它對於各大車企的掌控能力怎麼算?
細算之下,可是有著絕不遜色於它的賺錢能力的好處啊,甚至還比這個單純的賺錢能力還要厲害。
所以,從一開始就有上百家的基金公司、天使投資、金融機構、投資銀行、私人富豪的代表等等,來跟蕭奇進行了申請。
除了極少部分的人,可以直接和蕭奇聯絡之外,他們大部分也只有按照程式來。
雖然不知道具體能搶到多少的份額,但申請了還有可能得到股份,不申請就沒辦法得到股份。
但他們也是很聰明的,除開正式向蕭奇這邊遞交購買股份申請,還從各方面找人來跟蕭奇說情。
3%不行就1%,1%不行,至少也要0。5%吧?
幸好蕭奇是早就換了私人手機號碼,之前的哪一部私人手機,和工作手機一起拿給了小美女秘書或者保鏢們,這樣才給他推掉了大部分的說項。
但也有一些合作伙伴,還有朋友,他們卻不是為了別人來打電話,而是為了自己想要購買Uber的股份來打電話,這就顯得有些麻煩了。
最近兩天蕭奇幾乎是隔一段時間就要接到電話,這讓他在琢磨著,是不是要快刀斬亂麻的把事情定下來,才好免除這些煩惱?(未完待續。)
第三零一五章 Uber再融資(下)
除開了美圖分享和仙女衛士這樣正式公開募股上市的公司,蕭奇賣股份的第一要素並不是金錢,而是看買家的影響力和社會地位。
比如說和蕭奇合作最多的富豪——維珍集團董事長布蘭森、甲骨文董事長埃裡森、蘋果公司董事長喬幫主和三星公司董事長李健熙,前面三個都是全世界著名的大炮,不惹他們,他們都要自己跳出來惹事生非,這樣的人,惹到他們就是粘到了狗皮膏藥,脫都脫不掉。
如果誰會惹到他們的利益,那就更是會讓他們全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