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l�; “Social Inequalities in State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 Dilemmas for Social Policy in Contemporary Socialist Societies of Eastern 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rative Sociology; 1978;19:63~87。但是,這至多是一個“中等收入的階級”或“中等收入階層”,而不是所謂“中產階層”或“中產階層”。因為在毛澤東時代,不僅包括土地在內的生產資料已收歸國有或集體所有,包括房屋在內的私有財產都不能名正言順地受到保護,加之這些收入處在中等水平的人群政治地位和社會聲望也參差不齊,其中作為一般社會中中產階層之中堅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其他知識分子則屬於團結和改造的物件,更遑論對一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生活走向發生實質性的影響。
雜領:中國的中產階層(2)
中國中產階層的重生始於鄧小平1978年開始倡導的改革開放。換言之,我們接著要論述的1980年代後中國社會的轉型和中產階層的興起有著最為密切的聯絡。早在5年前,就有人估計,如果將人均收入在1萬~10萬元、戶均金融資產在3萬~10萬元的人口和家庭都計算在內的話,估計目前進入中產階層的人數約佔全國總人數的20%~25%;肖文濤:《中國中間階層的現狀與未來發展》,《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3期。也有人根據在全國城鄉範圍內的抽樣統計,計算出在中國社會“職業中產”占人口比例為15�9%;“收入中產”為24�6%;“消費中產”為35�0%;“自我認同中產”為46�8%,達到上述全部指標的中產階層人數佔總人口比例僅為4�1%;李春玲:《中國當代中產階層的構成及比例》,《中國人口科學》2003年第6期。而在我們述及的本項研究中,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和武漢全國五大城市中,符合職業、教育和收入三項綜合指標的中產階層人數達到總人數的11�8%,而主觀認同人數更是高達59�6%。不論具體的資料或百分比是多少,在中國當代社會,一般公認,所謂“中產階層”的人口應該包括這樣一些基本的社會構成:
(1)1978年以後新生的私營企業家和鄉鎮企業家,這一群體是依賴市場資源和流動機會發展起來的;據統計,到2002年底,中國大陸的私人企業達到243�5萬戶,從業人員更是高達3409�3萬人,其中能夠稱之為中產階層的投資者為622�8萬人。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3年)》,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第148頁。
(2)1978年後與私營企業家和鄉鎮企業家同時產生的小業主、小商販等自營業者以及其他形式的個體戶,到2002年底,總戶數達到2377�5萬戶,從業人員則達到4742�9萬人;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3年)》,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第149頁。不過,其中有些自僱經營、資本和規模都比較小的業主、商販和個體戶謀生艱難,很難稱得上是我們這裡討論的中產階層。
(3)與黨和國家機構有連帶關係的黨政幹部和知識分子,以及國營企業的領導人;這部分人是從前述計劃經濟體制中的中間階層或李強所說的“類中產階層”(quasi middle class)中分化出來的,除了一部分國營企業的領導人經歷了較大的經濟與社會地位的變動外,在黨和國家機構中工作的幹部和知識分子雖然不再具有改革前的唯我獨尊地位,但憑藉自身的文化和素質優勢以及其所在機構的權力優勢,仍然保持了相當的地位優勢。
(4)因外資引進而產生的“外企白領”,包括在外資企業工作的中方管理階層和高階員工;據統計,到2002年底,中國大陸就業於外商投資企業的員工達367�56萬人,就業於港澳臺商企業的員工則有352�95萬人,兩項合計共有720�51萬人,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3年)》,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第138頁。其中的管理階層和高階員工是標準的中產階層。
(5)大批企業和社會組織的管理者,隨著社會需求的高漲,高等學校中MBA和MPA以及法律碩士的培養數量也越來越多,這是中國中產階層中成長最快的一個部分;其實,不但人數增長很快,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MBA、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