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活的全部。在光鮮亮麗的外表和優雅閒適的舉止背後,中產階層同樣有著並不輕鬆的一面。特別是當我們注意到有關中產階層消費的研究與炒作大多是基於對西方發達國家業已成熟的中產階層的機械翻版的話,那麼對於我國當代新生的城市中產階層的消費就不應該簡單地沿用類似的理解方式。中國當代城市中產階層是正在形成與發展中的第一代,他們許多人可能剛剛從艱難與困頓中走出來,中產階層的消費行為是否也秉承了這種理想模式或者說因為具體的成長環境不同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呢?他們是否具有經濟學家所期望的“消費激情”呢?他們是否形成了明顯的階層消費行為並與其他階層形成明顯的對比?透過此次對於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五大城市中產階層消費行為與消費觀念的調查,我們發現,目前中國城市中產階層的消費行為與傳統的有關中產階層的消費論述有了一定的出入,而且具有了新的時代與社會特徵。
從階層消費的視角,我們對中產與非中產的消費結構、消費取向、房車消費、人際交往消費、休閒消費等方面進行了比較與分析。對於階層消費之間的消費異同,通常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片面誇大階層消費之間的差異,認為不同階層之間的消費大相徑庭,日常生活中報刊媒介在不斷宣揚這種差異所導致的鴻溝。理論界,以福塞爾的《格調》與布迪厄的《區隔》為典型,把階層之間的消費分化描述到細緻入微,以至於消費者的行為甚至可以作為階層的標誌;另一種,由於不同階層之間消費的共通性,人們有時常常會忽略階層消費的差異,這一點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大眾消費”,認為現代大眾消費帶來了自由與民主,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商品與服務。事實上,透過我們的調查可以發現,就我國社會目前的現實來看,這兩種看法多少都有些偏頗。中產與非中產消費方面的比較顯示:一方面,階層之間的消費分化已經足夠明顯,以致在很多方面形成顯著性差異;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城市的社會階層分化還正在進行中,這種分化並不像想象中那樣徹底,以至於沒有任何關聯。即我們看到的是分化中的關聯與關聯中的分化,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會脫離具體現實。在比較階層之間的差異時我們使用的是一種統計學上的抽象,這是一種基於整體的分析,這樣的比較反映的是一種分化趨勢,但並沒有否認個體差異與關聯的存在。自然也會出現中產中的非中產消費個體或者非中產中的中產消費個體,但這樣的個體總是不能代表整體的。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因素很多,如年齡、性別、婚姻、城市等等,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或者左右著消費者行為,他們同階層一樣是消費分化的影響因素。在比較研究中,雖然沒有涉及這些因素,但並不等於否認這些因素的存在;同樣把收入、職業、教育等構成新中產階層的主要影響因素抽象出來,也不是否認這些因素的關聯。就本研究而言,年齡、性別、婚姻等自然也對消費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些影響相對於與階層相關的收入、職業、教育而言對消費的影響相對要小一些,而且本研究的旨趣也不在於此。因此對階層消費或者階層對消費的影響的突顯與這些因素的存在並不構成矛盾。
本研究中選擇的主要方法及相關資料如下:其一,問卷調查法。所用資料源於南京大學社會學系中產階層研究小組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五大城市進行的問卷調查,主要取自調查的第一部分尤其是有關消費行為的部分調查。其二,個案法。運用這一解剖麻雀的方法,筆者深入考察了深圳市和廣州市的兩個中產階層社群——Y村與J花園,前者是位於深圳福田區中心的以深圳市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為主的“文化社群”,後者是距離廣州市中心——天河不遠的時尚小區,業主以所謂的企業白領居多。這是兩個以我們的標準無論如何都可以當之無愧的中產階層社群。其三,參與觀察與訪談法。主要基於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兩地展開的一系列田野工作。其中包括初次資料蒐集、實地訪談與回訪。作者儘可能地參與和觀察了中產階層生活,除隨機、偶然的訪談外,作者進行的正式安排的正規面談達30多次。詳實的考察內容包括參加中產階層喜愛的購物、休閒活動,深入中產階層工作和經常出入的場所,對中產階層日常生活的細緻觀察等。參與觀察與訪談主要是在廣州與深圳兩地進行。廣州、深圳作為我國經濟發展較早和較快的城市,其中產階層群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研究中還使用了南京大學社會學系中產階層研究小組其他成員在北京、上海、武漢、南京等四個城市的相關合作訪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