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5�臺灣的不同族群在中產階層的分佈上,以外省人最高(37%),再其次是本省閩南人(33�6%),再其次是本省客家(31�3%),三者的差距並不大。但在新舊中產階層之間,族群的差異就明顯得多,本省的閩客在小僱主的比例上就高於外省人(分別為9�7%、7�1%和3�9%),而外省人在新中產階層的比例上,則明顯高於本省人(分別為21�4%、14�1%和13�2%)。
6�臺灣的新中產階層在所謂“後工業服務業”(如運輸、金融、保險、工商服務等)中的比例居多,其次才是工業部門,但是舊中產階層(小僱主)在各產業部門的比例,則以傳統的商業為最多。整體來說,中產階層都以從事有關行政管理、專業、技術、文書和服務等白領職業為主流。
7�一般說來,臺灣的中產階層全家的年收入比上(資本家)不足,比下(如勞工、小農)有餘。其中,舊中產階層雖然比新中產階層有較高比例屬於最高收入的家庭(如年收入在150萬臺幣以上者,新舊中產階層的比例分別為6�8%和14�2%),但若以100萬以上為劃分標準,那麼新舊中產階層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分別為26%和26�9%)。
而重要的差異出現在新中產階層內部的管理白領和專業白領;年收入在100萬以上者,管理白領有31�8%,而專業白領只有18�2%。不過,管理白領中擁有150萬收入的只有9�8%,還是低於舊中產階層的14�2%甚多。在臺北,上述的普遍差異模式也已出現,只是新舊中產階層在年所得100萬以上的比例增加(主要在100萬~150萬之間的比例提高甚多),而且管理白領和專業白領的所得差距也隨著明顯拉大。
8�在臺灣的新舊中產階層擁有自己房子的比例,分別是78�2%和86�4%,新中產階層的“有房屋”比例顯然比舊中產階層低,其中,又以專業白領的“無房產”比例最高,達29�1%,甚至比勞工階級還低。綜合以上的描述可進一步再簡要勾勒出當前臺灣中產階層的影象:此新興階層以男性為主,年齡在40~50歲左右,擁有較高的教育水準,以從事私人部門的後工業服務業為職業主流,以都市為其安身立命的社會空間,並享有中上的所得水準,擁有自己的房產,同時各族群在此階級中爭相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其中以外省人尤為明顯;此外,此一階級的出身頗為多樣化,有不少更是向上流動的“第一代”中產階層。
臺灣社會經濟結構的流動與轉變影響(3)
新舊中產階層間的矛盾
臺灣中產階層,不論是新中產或是舊中產(小僱主)的興起、成長和擴大,都與臺灣經濟的資本主義化有密切的關係。根據研究的結果發現,臺灣的中產階層對資本主義的邏輯與運作,如利潤目的,決策與質詢的二分化組織原則,罷工的規範與結果,以及大企業的勢力等,均抱持著某種程度的支援和擁護態度。舊中產階層(小僱主)尤其具有甚強的“向資本家傾斜”(pro�capital)心態。至於新中產階層則在原則支援的態度下,也有著某種程度的矛盾和不一致的反應(見表2)。謝雨生:《臺灣社會階級及其流動再探——兼論1990年臺灣普查資料的運用》,《公元兩千年人口普查相關問題:實務與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人口學會,第154~195頁。
表2對臺灣社會階級結構之分類參考單位:人,%經濟部門自僱從 業 身 份受僱私部門公部門白領白領資本階級白領私人受薪專業階級白領政府部門專業階級(非手工)白領小資產階級白領私人受薪管理階級白領政府部門管理階級白領私人受薪事務階級白領政府部門事務階級藍領藍領資本階級藍領私人受薪技術階級藍領政府部門技術階級(手工)藍領小資產階級藍人私人受薪非技術階級藍領政府部門非技術階級農業農業資本階級農業受僱階級農業小資產階級進一步分析新中產階層和資本主義發展的未來關係,我們可做如下的剖析。
首先我們假設四個規範性的前提,來作為臺灣資本主義的“合理”方向:(一)資本主義體制下,勞資關係的威權主義色彩應降低;(二)資本主義下的貧富差距應縮短,造成貧窮的外在結構因素應給予更多的重視;(三)對資本主義體制下的自我反省和批判能力應增加;(四)對企業組織擴大的抗拒和排斥也應降低。從上面這四個前提來說,我們發現臺灣管理中產的現有性格有利於未來企業組織的擴大與成長潛力,專業中產的性格則有助於體制的自我反省,對貧富不均問題給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