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2/4 頁)
根據西院人的講述,裡應外合,對府裡更深的釘子又摸了一遍,至於是不是都摸乾淨了,她覺得未必,老太婆這麼多年,哪能事事都讓底下人知道呢,總有一兩個底牌不會告訴別人的。
容夫人放下茶盞拿著名單看了一遍,名單上寫的很清楚,誰和誰是親戚關係,各自都幹著什麼位置,每年收益如何,早年是哪派的人,後來又是怎麼回事基本都寫得非常清楚。
容夫人看後一目瞭然讚賞的點點頭,又指了幾處漏掉的人說了一說,最後表示,“你提的這些人都不錯,有些是有真本事的,不過這樣一來我覺得人手並不一定夠吧。”
楊嵐笑了笑,老實的說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咱家人有點太多了,例如灑掃的丫頭一個院子一個人掃還是三個人掃有啥區別,一個人真的不能幹麼?若是多給一倍的銀子能不能幹呢?這樣對咱們來說人少了紛爭就少了,底下人活多了也不容易挑事嘰歪,不夠了還可以買,但人多了想往外清理可不容易呢。”
她的意思是一個崗位最後空一個缺才好,要有競爭才有壓力,省的一天倒晚盡搞閒雜不幹正事了,家裡的氣氛也烏煙瘴氣的,很不好。
容夫人聽她已解釋也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覺得這個法子未必就不好,就像她說的人不夠還可以買,但人多了卻不好都丟出去,到底還要個名頭臉面什麼的,麻煩得很,買人卻容易。
“成,就按你說的辦,不過西院那邊怕是不會讓這樣大動的,每次我想動都被勸說,容家是老家族了,最是慈善積善的人家,不缺那幾個錢就不要趕人走了,做人要厚道什麼的,可不是花她的銀子當然大方了。”容夫人一提這事就氣的很。
楊嵐想了想說道:“這事還不著急,雖說名單上的人是看好了,但還沒具體聯絡上,我打算讓底下人去運作一下,還請母親把王媽媽的孫女借我用一用呢。”她看著王媽媽笑了一下。
王媽媽卻是極快的領悟過來,上千蹲了福禮,“郡主客氣了,能幫的上忙是老奴的福氣,就怕老奴那小孫女人小辦事不牢靠啊。”王媽媽有點擔心小孫女辦事不牢。再讓郡主落了面子可是大事。
楊嵐卻不在乎,“沒事,我就是看看有幾個願意跟著咱們乾的,這事啊得有人給咱們起鬨架秧子才行。要砸實了,讓它沒有回頭路可走才能辦得成,不然吵吵一場最後各就各位了,丟臉的不止咱們,那邊更是得意了,我就是要讓她沒機會更改,不能更改。”她冷冷的笑了笑。
王媽媽一聽心裡踏實多了,“成,你什麼時候使喚她,只管借去就是。讓她伺候郡主是她的福氣了。”
三個妹妹坐在那裡聽了一耳朵,心裡慢慢地琢磨這,西院的事她們也知道點,只知道太太不喜歡那邊指手畫腳的老實插手咱們東院的事,可是那邊輩分高。說一句話不聽都不行,為這事這幾年沒少嘰歪呢。
不過瞧著嫂子像是在密謀什麼的樣子,只是能成麼?
楊嵐看出三個妹妹的疑惑,也沒有解釋的意思,她有辦法,她也有自己的儀仗和道理,這事要裡應外合才行。這只是初步整頓,後面還要細細的再弄。
緊接著婆媳二人又對府裡那些老人的脾性碰了下頭,該怎麼行事具體又商量一下,婆婆給出了幾個點子讓楊嵐茅塞頓開,覺得薑還是老的辣,比自己的辦法還要好。還要圓融呢。
心裡有了準心楊嵐也踏實多了,手腳也能放開了幹了。
當然第一步先清理大房的人手,當初王雲香管家二年多塞了不少人進來,搞得有些地方亂七八糟的,總是吵吵嚷嚷的。楊嵐決定把她的人手全部減掉,管你高興不高興呢。
自打公爹下了禁足令後,王雲香一直呆在院子裡抄佛經,等閒並不出來,看著是安靜了很多。
聽碧蓮他們說嘴,大少爺自那次爭吵過後,再也沒去過她的院子,要麼就在通房那裡住幾晚,要麼就乾脆在外面過夜不回來,回來也是睡書房裡,壓根都不見她,徹底冷了她了。
這讓楊嵐也覺得解氣的同時,也有些困惑,怎麼瞧著大少爺好像並不是很喜歡這個媳婦的樣子,不光是為了以前的那點事吧,是不是還有點別的事啊?
不過這也就是一轉念的想法而已,她還有好多事沒幹,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了。
回到院子玉扇過來傳話,“奶奶,二爺派染墨回來傳話,讓下午做點好吃的,說是好久沒吃您的菜了,想了,晚上他給您帶燒鴨子回來吃。”
楊嵐抿嘴一笑,這不是想她的菜了,是說自己冷落他了,心裡偷笑好像這些日子是忙了點,冷落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