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1/4 頁)
鐵爾罕此次吃虧便是吃虧在訊息不通上,若是他早點得知政軍的實際兵力,定然會將所有的兵力孤注一擲,拼死一搏,可是他不知,因而給政軍留下了餘地。
當他在緇臨關面對政軍的時候,就知道上當了,敵人的兵力遠遠超出他的想象,於是他一邊穩定戰局,一邊摸清政軍的實際兵力,安排調動兵馬前來增援。
首先傳來了局勢吃緊的,是右路的哈刺爾的軍隊,他的軍隊只有六萬人左右,可是所堵截的敵方上路軍人數卻達到了十三萬,鐵爾罕只得首先將駐守在寧西城的五萬汗王軍調過去增援。
戰場上的兵力加減,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哈刺爾的六萬人加上五萬的援軍,結果卻是等於九萬人。
因為在援軍趕去的前四天裡,哈刺爾的軍隊在政軍的連續猛烈攻擊下,陣亡了兩萬人,傷者不計,而政軍,在敵人兵力不及自身二分之一的情況下,居然傷亡的人數也達到了兩萬!
幾乎每個面臨絕境的大於軍人,都是以衝過去與要政軍同歸於盡的姿態受死!
這種慘烈的氣勢,實在讓人膽寒,他們以絕對的弱勢支撐了四天,寸土不讓,當他們的援軍趕到的時候,政軍真正的苦戰便開始了。
沒有錯,兵力相差不算太大的域、政兩軍相較,硬碰起來政軍是絕對打不過的,政軍便開始頻頻失利,一退再退,損失甚大……所幸而後政軍上路軍的將領,飛麟將軍李義常在窘迫的處境中悟了,再不跟這幫蠻人硬碰硬,而改用兵法策略,行詭道之計。
這位飛麟將軍的運氣在於,大域人的腦袋轉得確實比動作慢,所以他總算沒有繼續難看下去……
葛多羅那邊傳來的訊息倒還好,雖然也是以少對多,卻不弱於人,沒讓政軍討取便宜。
葛多羅是鐵爾罕最為看重的人才,不僅武力了得,馬術精湛,行軍還頗為靈活,不似一般武夫那麼魯莽,倒可以稍讓鐵爾罕放放心,騰出功夫先解決眼前的問題。
鐵爾罕的守軍比葛多羅、哈刺爾的兵力更少,所面對的卻是政軍的主力,鐵爾罕能固守住緇臨關,憑藉的,主要是威力甚大的擲矛車。
這東西委實是厲害,所投擲出來的矛,連盾牌也能穿透,政軍幾次試探性進攻之後,便按兵不動了。
數日後,政軍開始了夜襲。
在夜色的掩護下,十幾名政軍拖著油罐子躲過了巡邏的大域兵,順利潛至了緇臨關下,乘域軍不備,衝上去將油罐子砸在擲矛車上,然後將其點燃,遠方的政軍看到火光之後,擂起戰鼓,衝殺而來。
鐵爾罕當時正在不遠處巡視,聽見動靜就急忙登上了關樓,域軍初時有些失措,但汗王出現,讓所有人都安下了心。
鐵爾罕沉著的指揮士兵迅速滅火、迎戰。
火滅之後,擲矛車還有三臺可用,配合域軍的防守,激戰一夜之後,政軍終於退去。
次日,鐵爾罕招來匠人緊急修復擲矛車,除去兩臺損毀的太厲害無法修復,另外三臺當夜就可以投入使用,兩臺次日可投入使用。
此後,每當入夜,鐵爾罕就令人在關口外四周點了火堆,照亮四方,以防政軍的夜襲。
堅持了二日之後,鐵爾罕終於等來了他的六萬汗王軍。
原來他得知政軍的實際兵力之後,便四方調集人馬,有五萬人馬駐紮在較近的西寧城,已經被他派往援助哈刺爾德軍隊,而後趕來的六萬的汗王軍,則是鐵爾罕最後的家底。
鐵爾罕本未料到大政的來勢是這番決絕,所以留了六萬後備軍作為出其不意的殺招。
而現在,殺招是不同談了,先度過眼前的難關要緊,在隨著六萬汗王軍的抵達,好訊息接踵而來,首先是烏胡的僱傭軍此時也已經抵達了黃石坡,鐵爾罕便令人帶領他們趕去支援葛多羅的軍隊。
其次,便是各部又召集了數萬的護王軍,正在趕來的路上。
各部族本就已經集結了大批的護王軍參戰,還能剩下多少人?居然還能召集數萬人出來?
原來此番戰事緊張的訊息已經傳了出去,而面對這國破家亡的滅頂之災,各部空前一致的團結,將餘下所有能上戰場的人手都調了出來,其中有十二歲以上的孩子,六十歲以下的男子,能騎馬會拉弓的婦女,並且這些人並非是強迫上戰場,而是主動請戰……
鐵爾罕在得知這個情況的時候,沉默了,不止是他,整個營帳的將士們都沉默了,有一種不言而喻的東西,正在刺激著他們的鬥志。
久久之後,鐵爾罕拔出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