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良劍也(青銅劍含銅多發黃,韌性足;含鉛錫多發白,較鋒利;黃白相間,這樣的劍既有韌性又鋒利,好劍啊)。託主上這裡工具完善的幫助,我燻潛心一年,終於製造出這柄絕世寶劍,還請主上命名。”
趙武望著那柄寶劍,不知所以然的望向齊策,齊策連忙解釋:“這柄劍的劍脊部含銅多,故呈黃色;刃部含錫多,故泛白色。劍脊和劍刃判然異色,正如相劍術士所言,是把好劍。兩色相雜,因此稱之為‘兩色劍’。又由於這種劍表面看起來,劍脊像是鑲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稱之為‘銅鑲劍’或‘插心劍’。這種劍因為劍脊含銅多,所以它擁有銅的韌性,劍刃含錫多,所以又擁有青銅的鋒利,並且不容易斷折,真是好劍啊。”
這下子趙武明白了,原來是在一種劍中,根據劍的部位不同,而選用了不同的含錫比例,使整柄劍既保持了鋒利,又不容易折斷。
趙武拎起寶劍,掂了掂,感覺這柄劍很沉重,他琢磨了一陣,反問:“我看到城門口你們鑄造的鐵刑鼎,看來自我走後,趙氏的鑄鐵技術已經有了大突破。不過,這次我親身上陣,經過實戰交鋒,對我們趙氏的武器也有了新感觸。
比如這楚國戰戟,就設計的十分高明,在鄢陵之戰中,我看到郤家兵使用戈,很有啟發………戰戈只有是豎刃,士兵可以揮舞戈,用橫枝鉤住戰車,而後由其餘人上前格殺戰車上的人。因為是豎刃,當戰鬥結束的時候,持戈計程車兵只要輕輕抖一抖手腕,就可以把戈刃從戰車上拔出來,繼續戰鬥。
我要了小聰明,將我們戰戈變成戰戟,戟的橫枝變成了小鉤子,但因為我們有了這鉤子,當趙兵鉤住戰車後,再把兵刃從木頭裡拔出來顯得很困難,如果戰鬥場面再激烈點的話,我家士兵恐怕來不及從戰車上拔出長兵器,只能揮舞貼身短劍戰鬥。
所以我想,我們今後還是恢復戰戟的設計,所有的長兵刃都用戰戟,戟的橫豎刃直上直下,比較好……不過,我趙氏缺銅,將大量的銅製作兵刃,我恐怕養不起那麼多的軍隊,所以,我的意見還是用鐵來代替………燻剛才給我展示了‘插心劍’的技藝,我就想了,能不能把相同的技術用於製作鐵製兵刃……。我彷彿記得,將鐵與木炭混合在一起進行冶煉,就能冶煉出非常鋒利的高碳鋼,這種鋼雖然鋒利但是脆,如果像插心劍一樣,我們將劍的刃部弄成高碳鋼,是不是更好?
對了,我還記得鍊鋼過程中要摻一些石灰,用於脫去鐵礦中所含有的雜質……總之,我的記憶也不完整,你們試著按我說的方法自己去摸索,我希望明年開春,給家族武裝全部換裝……”
趙武說完,看到燻臉上全是懊惱,師偃臉上全是憤怒,他忽然想起自己的經歷,馬上又補充:“當然,燻研究出了插心劍技術,是大功,要賞,要重賞。師偃,賜燻五里之地作為食邑,如何?如果他還能在鐵器上研究出插心劍技藝,我們再加倍賞賜。”
燻興高采烈,感恩不盡的跪下:“我燻本是賤人,憑技藝在列國尋一口飯吃,從沒想到自己能擁有封地,成為貴族。趙氏賜予我的恩情……沒說的,我燻一定把插心鐵劍研究出來,讓主上儘快裝備武士。”
師偃猶豫:“管子(管仲)彷彿也沒有這樣厚賞匠人……不過,主上既然決定了………下臣遵令!”
齊策立刻展開地圖,以便對師偃吩咐:“既然這樣,你快拿土地典測來,給燻劃地……主上你看甲氏那片沼澤。甲氏開墾計劃,我們事先已籌劃了一年,現在主上終於把甲氏拿到手,明年我們就派出墾荒隊………燻的封地不如就賞在甲氏,如何?”
那位好龍的葉公現在進入趙城學宮,專門教授繪圖技巧………趙武要求對方主要研究繪製地圖的技巧。有這樣以為春秋名畫師,雖然因此被葉公浪費的紙張不少,但趙地的藝術修養為此提高了不少,比如齊策,他現在的繪圖手法更進步了。眼前這份地圖上,齊策已開始學習陰影畫法,將甲氏整個盆地的山樑湖泊形狀,描繪的栩栩如生。
這份地圖展開後,另幾位家臣都興沖沖的圍了上來,指點著甲氏發表自己的意見。趙武拿起一根竹簡,指點著周圍的山形,感慨說:“這地方真是一片易守難攻的伏地,四周都是大山,兩端峽口很小,在峽口各自築一座大城,我們就能將整個盆地攬在懷裡……”
齊策否決:“主上的計劃過於宏偉,真要按主上的計劃,我看我們一百年也不能把甲氏開發出來。我認為,初期我們不妨低調點,將屯墾點散佈的很近,到時候這些屯墾點開發完善,將它們彼此串起來,就是一座大城,以此逐步推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