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1/4 頁)
口行軍前往本師師部,一個師便組織好了進攻陣型。在師部那裡,有一面更大的軍旗:師軍旗。
士兵在師部集合之後,連隊形都不用整理,就能直接開向戰場。五個師為一個軍,晉軍經常排列的陣型是“五陣”。陣,群也,五陣,古代人詞彙簡單,意思就是“五個攻擊群”現代人發音都是雙音節詞,因此“五陣”被通常稱為“五×陣”,比如現代人通常最熟悉的叫法是:五行(陣)、五花(陣)……
春秋之後的古人之所以把“五陣”稱為“五行”或“五花”是望文生義。為了方便指揮,五個師都用不同顏色的軍旗進行標識。需要調動軍隊的時候,主帥在高處命令人揮動“師軍旗”,該師會根據軍旗的訊號,做出衝鋒、就地固守、徐徐撤退等相應軍事動作。
這五色旗最後演化成了五行、五花的說法。春秋時代沒有五行的說法,“五行”說法是後人根據這種軍事指揮狀態,而生編硬造出來的。而戰爭中孕育的兵種相剋理論,又逐漸發展成五行相剋的說法。
趙武在巢車上搖動五色旗幟,麾下五個師依次走出營地,在戰場上排列陣型這已經是趙軍紮營十天後了。
十天來,中山國人不停的要求舉行會戰,趙武總是想盡各種理由推託。春秋人講究堂堂正正之師,所以趙武不應戰,中山國的人只能憂心仲仲的看著趙氏援兵不斷趕到。看著趙軍的營地逐漸變得堅固,卻沒有絲毫攻打趙軍營寨的意思,那時候不流行偷營劫寨滴。
十天後,韓起最先趕到了趙武的營寨,他抱怨說:“武子,你不厚道啊!國中的大小貴族都知道你出兵訊息,我卻是最後知道的。如果不是齊策手腳快,我現在連軍隊都集結不起來啊!”
趙武不好意思的笑笑:“這場戰爭原本是家族報復,我豈能為趙氏家族的事情麻煩韓氏。”
韓起問:“你接到國君的命令了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後,韓起補充:“那麼,現在這場戰爭就不是家族戰爭了,它是一場國戰。趙氏參加國戰,怎能不拉上我韓氏,更何況這場戰爭明明是在分豬肉。國中的貴族都動員起來了,你卻不給我送一個信,武子你不厚道啊!”
趙武反問:“國中的領主都動員了?”
韓起理所當然的回答:“我來的時候,一路上都是往甲氏趕路的武士。許多領主來不及集結領主武裝,只好命令手下武士直接到甲氏集結。我能夠後發先至,那是因為齊策的功勞。他來我韓氏後,重修了道路,便於傳達領主命令。另外,他還仿照趙氏建立了一支常備部隊。我這次就是帶著常備部隊來的,齊策還在後面整理韓氏的參戰武士。”
趙武憤恨的仰望甲氏:“我後面跟了一群蝗蟲啊!聽說他們走過的地面寸草不生。不行,不能再耽擱了,明天我們就全軍決戰。”
韓起驚愕的問:“你來到城下多日,竟然沒有跟中山國的人交過手?”
趙武回答:“我計程車兵長途奔波,體力還沒有調整過來。再說,我的重灌備還在輜重部隊那裡,至今仍在半路跋涉。我計程車兵很寶貴,花費了很多錢訓練與裝備,所以我必須讓士兵用最佳面貌走上戰場,以保證他們的最小傷亡。”
韓起點點頭,總結說:“你真無恥!”韓起話音剛落,中山國的人又來要求會戰。韓起很不好意思的反問:“這十多天來,你屯兵於城下,怎麼好真思連續拒絕別人的求戰?你比我想象的還要無恥。”
趙武平淡的回答:“勝利者有權書寫歷史,失敗者永遠沒有開口的機會。”
說罷,趙武轉向中山國的使者。彬彬有禮的回答:“晉國外臣趙武致意中山國寡君:請整修你們的戈矛,我軍明日出戰。”
現在,戰爭逐漸拉開了帷幕。在秋末、清晨和煦的陽光下,晉國軍隊一個個攻擊方陣隨著軍鼓聲,隨著軍旗整齊前進。整齊,晉國軍隊的特色就是整齊而不慌不忙。隨著軍鼓的鼓點,首排士兵高舉著盾牆,像一條湧動的海浪緩緩向前推進;盾兵背後,慣例是兩徹行長戟兵;再然後是三徹弓弩兵。趙武排出的是一個十徹行的狂攻陣型,後面五徹分佈的順序與前五徹剛好相反。十徹行過後又是一個攻擊方陣……趙武把最雄厚的兵力佈設在中央陣型,右翼則是附庸家族組成的雜牌軍,左翼是韓起帶來的弩兵,以及趙氏的全部騎兵力量。
“沒有戰車,竟然沒有一輛戰車?!”中山國左師驚愕的看著趙兵走向預設戰場。此時,中山國城門大開,一輛輛戰車魚貫駛出城門,在軍官的指揮下步入戰場……與晉國軍隊的整齊有序相比,中山國的軍隊簡直像一群羔羊,亂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