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第2/4 頁)
打服秦國是很容易的事嗎?我們跟楚國整整戰鬥了三百餘年,才有今天的結果。秦國或許稍弱於楚,但也不是幾十年能見到結果的,晏嬰現在就為百餘年後的事情綢繆,早了點吧?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與楚國敲定盟約……我們先去見副帥,讓他立刻領軍動身南下,威懾楚國。至於西秦的事情,等中行吳回來之後,再行商議。”
趙武壓根就沒有提中山國企圖復國的事情。想當初,趙氏僅憑家族力量就滅了中山國。現在的趙氏與當初更無法比擬了,如今整個晉國三分之一強的領土,是趙氏的封地。而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以及戰火的歷練,趙氏的軍械生產、騎兵戰術更加成熟。這時候,中山國餘孽想來搗亂,對趙氏來說,他們簡直是送肉包子來的,求之不得啊!
趙武說完,轉身向車馬走擊,叔向嘴唇蠕動了一下,轉眼間,他也想通了這個道理,隨即將中山國的事情拋到腦後,爬上了自己的戰車,隨著趙武向韓氏領地前進。韓氏領地一片人來人往的繁忙景象。此際剛剛春耕結束,閒暇無事的韓氏武士幾乎都參加了戰爭動員,而沒有出戰資格的國人與野人則投身到與動員相關的商業活動中。整條大路上你來我往的,一邊是武裝到牙齒計程車兵,一邊是肩上挑著各種武器與鎧甲的商販,以及販售與各類軍事相關內容的商人們。
與“軍事相關”的商品這個概念可就廣了。春秋時主要是車戰,所以連賣車輪的也能算上軍火商人。許多農夫肩上扛著一個車輪,悠悠閒閒的走在大路上,邊走邊跟旁邊賣菜刀的、賣水壺的、賣布的交談,這些人都是“軍火商人”。
背一個車輪怎麼賣?沒關係,在春秋戰爭頻繁的狀況下,列國都規定了統一的車輪大小。現代考古發現,遺留在地面上的秦國古戰車車轍印子,數百輛戰車,其車輪之間的間距大小誤差在三厘米左右。三厘米,在現代人看來算是非常大的誤差,但在古代、度量衡很粗略並且不普及的情況下,這種誤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秦國的車輪是這種狀況,與中原很少交流,幾乎處於中原文化末梢的燕國,情況也大致相同。考古發現他們遺留在山谷中的古戰車車轍印,誤差也沒有超過三厘米。而三厘米相當於十分之一尺,這個誤差大約是列國約定俗成的誤差率吧!
晉國是霸主,晉國的戰車是什麼樣?現代出土的韓侯墓葬說明了一切,墓葬中戰車車輪的誤差,也極其嚴格的控制在三厘米之內,這是正常的歷史。
現在的歷史,因為有了趙武的存在,晉國格外重視標準化下的“車同軌”。戰車兩個車輪的直徑大小,在軍械標準化思想的指導下,誤差嚴格的要求控制在一厘米大小,所以晉國的車輪完全可以單賣,出戰者買一隻備用的車輪,一旦出現戰爭損耗,將備件更換上就能繼續戰鬥……這就是軍械標準化帶來的好處。
叔向這時轉到了趙武的戰車上,陪著趙武在戰車上搖晃著。大路上行人絡繹不絕,見到第一執政的車馬儀仗,行路的人紛紛避到路邊,而後躬身向趙武的旌節鞠躬。而叔向則沿路觀察著兩邊的行人,頻頻搖頭嘆息。
論起來,晉國算是春秋首位強國了,而韓氏的領地在晉國也算是一等的肥沃,全是開發完善的農田。一望無際的田野上,灌溉設施非常發達,這裡所有的土地都歷經開發百餘年,韓氏一年生產的糧食,幾乎相當於晉國一半的糧食產量。再經過前元帥韓厥、現在的副帥韓起父子兩代經營,這片領地興旺的,足以讓中小國家的國君非常羨慕。但這些都是以前。
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叔向坐在戰車上,情不自禁的向趙武感慨:“執政,看來管仲的學問真是深不可測,我晉國原先採用全盤齊化的策略,真是做對了,可惜做的還不夠。”
趙武知道叔向為什麼感慨,旁邊跟隨的張趯與祈午彼此看了一眼,搶著問:“常務為什麼這麼說?”張趯與祈午現在不得不表現。這兩個人隨趙武南下作戰,如今軍功是掙夠了,眼看晉國將空出一個卿位來,這新提拔的正卿只能從他們兩人當中選取,所以他們二人必須在趙武面前表現自己的傑出。此刻,這兩人搶著提問,是在表現各自的求知慾。
叔向掃了一眼這二人,回答:“韓氏現在的狀況,說明了一個簡單真理:國家想要強盛,光是務農是不行的,是萬萬不行的。想必你們二人也曾去過趙氏的領地……算了,趙氏的領地我們就不要拿來類比了,因為差距太大,簡直沒有可比性,且讓我們拿魏氏的領地來相比吧!比較起來,魏氏的農田不多,山地開發不完善,追隨趙氏的腳步並不急切,所以商業的開發也不如趙氏那樣窮盡,但魏氏以不多的農田,卻發展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