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讓戎人的勇士登岸。”
趙武眼睛一亮,馬上又說:“師偃,你在這裡跟戎人談判,相持越久越好,我帶全部騎兵從河岸上游繞過去,直接突擊戎人的營地。
英觸抽出劍來,虛空飛舞了一下:“主,我留在這裡照看。在下學劍多年,很想知道戎人有什麼了不得的劍術,請允許我致師。”
師偃馬上答應:“英觸留在這裡正好,萬一戎人武士有什麼傑出之處,英觸出面也好遏制他們。”
趙武遺憾的嘆了口氣,扭頭望向衛敏,衛敏神態扭捏:“主,我也想留在這,萬一英觸有什麼失手,有我在,可以發箭支援。”
趙武理解春秋人的英雄情結。戎人派來三名武士挑戰,英觸與衛敏想留在正面,準備狠狠的教訓一下來挑戰的狂妄之徒,這是出於春秋人對英雄的崇拜。
幸好,這兩人不願跟隨趙武“偷襲”,其他人無可選擇,他們要麼是趙氏的家族武士,要麼被趙武手裡捏得把柄太多,不敢反抗。比如武士昆,便很不滿意的收起弓箭,一邊尾隨趙武,一邊嘟囔:“沒意思,原本我想在左矩打個痛快,沒想到你把自己的小命看得比整個左矩還重,寧肯讓林虎那個莽漢帶領衝擊,也要調我回來保護你。這下子我又看不到戎人“致師”了。中原人“致師”我倒是常見,不過郢都是用戰車進行突擊,至於單騎走馬怎麼單挑,我真想見識一番啊!”
趙武笑嘻嘻:“你馬上就會見識到。你會見到兩千騎兵的突擊!論起來,我們也是去致師的,不過我向來喜歡用人多欺負人少,戎人派三個人來致師,那是他們窮困,拿不出太多的人來;我財大氣粗,就派兩千人去“致師”又怎麼樣?誰敢指責我?”
武士昆想了想,答:“如果這也算“致師”的話,請允許我帶領頭徹。”趙武笑了:“沒問題,你就是頭徹。”趙武的頭徹跟別的家族也有不同。
一般來說,春秋時的頭徹是一個旅的兵力成徹行進行波浪式進攻。但趙武的頭徹追求的是寬大的突擊正面,他用了整整一個旅,而且隊伍裡沒有第二徹。他把五百重騎兵排成一個攻擊橫排,一次性全投入戰鬥中。
深感上當的武士昆嘟著嘴,看著重騎兵們依次進入戰鬥佇列。剛剛渡過小河的騎兵們在渡河時並沒有穿鎧甲,等完成渡河後,他們脫去身上溼透的衣服,由輔兵幫忙換上乾衣。重騎兵先穿上一層皮甲,而後罩上青銅鍛造的板式甲;輕騎兵則一副簡單的胸甲,一頂皮盔,左手一副小盾,右手一柄彎刀。
輔兵們給戰馬披上鎧甲。披掛鎧甲的戰馬屬於衝鋒馬,此時,重騎兵胯下還騎著行走馬,等完成披甲後,一名輔兵牽著披好鎧甲的衝鋒馬尾隨重騎兵前進,而披掛了全副鎧甲的重騎兵則騎著行走馬儘量讓自己靠近敵軍營寨。
戎人已經看見這支隊伍了,此時,正面營地喧譁一片,三名致師的戎人士兵已經在左岸站住了腳,他們在趙兵特意騰出的空地上耀武揚威。受這三名戎人士兵感染,許多戎人也騎著馬奔過河岸,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隨著渡河的戎人越來越多,敵方似乎已經形成了反擊態勢。
趙武帶來的騎兵人數少,兩千名騎兵再加一千名輔兵,在戎人龐大的營塞面前顯得有點孤零零。此時,重騎兵開始在輔兵的攙扶下跳下“行走馬”轉而爬上“衝鋒馬”。與此同時,輕騎兵開始在重騎兵列陣前方賓士,不停的用弓箭阻止戎人士兵接近。
戎人士兵發出一聲吶喊,一支兩千人的隊伍衝出戎人營塞,衝趙武這支隊伍趕來。
此時,所有的重騎兵已經爬上了自己的戰馬,第一名重騎兵從輔兵手裡接過五米多長的長槍,槍桿筆直的豎向空中。稍後,第二名重騎兵的衝鋒馬被人牽著,在間距第一名重騎兵一米的左側排列好。不久,越來越多的重騎兵進入佇列,形成一道攻擊陣線。
趙武的輕騎兵在後撤,以讓出衝鋒路線。那些伺候完重騎兵的輔兵們拿著弓弩跑上前來,用弓弩阻擊著戎人士兵。而戎人士兵果然如師偃所猜測的那樣,衝擊到趙兵陣線前不遠處,便跳下自己的戰馬,隨著一聲口哨,戎人的戰馬溫順的跪倒在地,用身體掩護著後方的戎人。
比射程,趙武的輔兵們不害怕,這些輔兵當中,有許多人也是步戰中的佼佼者,他們用晉人士兵特有的那種不慌不忙的態度,一下一下的射擊著,彷彿在與戎人士兵比射術、比準確度、比弓箭射程。
在雙方弓箭的對抗過程中,撤回的輕騎兵已跳下了自己的戰馬。那些戰馬因為頻繁的賓士而疲憊不堪。輕騎兵們換下疲憊的戰馬,換了重騎兵留下的騎乘馬,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