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於民間流行一種說法,王室的男性繼承人之所以稀少而且短命,就是出自女帝臨終的詛咒,另一種說法則與它完全相反,女帝寬宏大量地原諒了所有人,因為失去摯愛的她早已生無可戀。
從結局來看,女帝的一生無疑是悲劇,但她對帝國的影響卻極其深遠並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顯現出來。首先帝國再次統一,這場穩固的和平一直延續到現在;其次就是王室女性繼承權的確立,由於對她的功績的崇拜和畏懼,導致她的養子成宗在兒子夭折之後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倔強聰慧的女兒身上,他下令按照女帝的例子將公主登記的性別改為男性並立為繼承人,而不是按照前朝的慣例在侄子中挑選養子。吸取了前人教訓的成宗為女兒挑選了許多男性伴侶,稱他們為“侍君”,作為綿延子嗣的需要。這個方法很快變成了慣例,成宗的女兒明宗在一次流產後失去了生育能力,她挑選了一位性格溫和的侄女作為養女,並把所有野心勃勃的兄弟和侄子都以各種方式打發到了帝國的偏遠地方,以保證自己的晚年帝國可以安穩過度給仁宗。
仁宗似乎對男繼承人更加青睞,然而她挑選的繼承人的表現並不如他的女性長輩那樣老練,由於對兒子的盲目偏愛,穆宗的晚年動盪不安,幾個兒子爭奪權勢,把帝國政務攪得一塌糊塗,而被穆宗打發到邊疆的女兒們卻在戰爭中逐漸掌握了軍權,最終聯合起來發動政變,將幾個傲慢的兄弟一網打盡。雖然穆宗在政變中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但卻失去了所有權力。按照史書記載,穆宗被迫以身體不佳的名義,封長女為監國公主,幾個月之後,又改封監國親王,這個封號意味著女性重新得到了與男性一樣的繼承權。之後的冊封有條不紊,政變一年後,穆宗下旨告祭天地,冊封長女為皇太女,冊封長女的獨女為皇太孫,這是皇帝第一次公開向帝國臣民昭告王室男性在繼承權上的全面慘敗。一個月之後,穆宗被尊為太上皇,在三年後默默無聞地死去,他的兒子們在高牆裡度過了餘生的漫長歲月,他的長女則在朝臣和宗室的一致支援下,開始了對這個龐大帝國的第一次改革。由於這次改革的出色成績,她得到了“世宗”的稱號,這個稱呼並不僅僅暗示著王室繼承權的再一次轉移,更隱晦的表達了後人對她的改革政策延續性的肯定。
世宗首先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因太平歲月而鬆弛的軍務上,她的幼妹是位勇武善戰的親王,在世宗對她毫無保留的支援和信任下,陸地上幾個邊患都被一一掃平,帝國第一次組建了近海艦隊,使用海軍保持對周邊國家的威懾。在這威懾下,幾個態度強硬的周邊小國向帝國低頭,世宗宣佈對他們之前的作為毫不追究,並第一次以政府的名義與這些國家就海域的所有權展開協商,最終將許多重要水道納入囊中。這是個極有遠見的舉措,表明世宗對貿易十分精通。海稅的徵收也證明了這一點。帝國的財政軍務逐年蒸蒸日上,有記錄表明,世宗對帝國的政體也有著獨特的見解,但令人遺憾的是,她未能著手準備自己的計劃,就因急病而突然去世,皇冠沒有任何紛爭地落到了她唯一的女兒宣宗手裡,這表明帝國對女帝已經適應良好。
宣宗的政治生涯穩定而漫長。由於自幼一個人孤零零生活在京城的王府裡,隨時面對著嚴苛祖父的刁難偏見,讓她養成了過分拘謹小心的性格,以至於她對大臣們的建議幾乎是全盤接受。除了赦免那些已經在高牆裡變得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叔伯們,重新給予豐厚的封爵和俸祿以外,宣宗的施政沒有違背過世宗在世時的任何指示。而違背的唯一一點,也更像是之前許多皇帝為了鞏固人丁單薄的宗室和顯示自己仁慈的慣例。帝國進入了慣性運轉時期,重新把精力放回內部的小修小補上,從某種角度上說,宣宗朝的政治更像是大臣們的舞臺,他們的表現比循規蹈矩的孝宗更活躍。
宣宗對大臣們的溫和寬容對帝國是有利的,對宣宗的感激延續到了孝宗時期,大臣們對年幼的孝宗忠心耿耿,王室內有許多比她年長的野心勃勃的親王,但大臣們從未對孝宗的繼承權提出過質疑,即使是在他們衝突最嚴重的時候。
孝宗本人的做法也維繫了這一溫情。雖然孝宗在政見上更類似世宗,但她的手腕比軍人出身的世宗更加老練靈活,孝宗對每一位大臣——無論是支持者和反對者——都儘量保持溫和公平的對待。所有涉嫌打擊報復政見清洗的行為都被皇帝公開嚴厲批評,之前言官們喜歡的那種以攻擊個人隱私來打擊政敵的方法被禁止,朝廷衡量官員的標準不再是儒家的道德,而是如何對帝國做出貢獻,這一點如何衡量,依靠的則是所有人都能看到,且不太容易產生爭議的政績。孝宗巧妙地誘使御史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