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新經理用了幾周時間對公司總部給他收集的大量有關工廠現狀的資料進行研究後,他決定馬上進行重大改組,以挽救此分公司。他自己的第一次登臺亮相便採取了大膽的必要的措施。
他帶來4名助手和3個裝滿了有關公司及其生產的資料和分析材料的手提箱,在趕赴分公司之前的兩小時之內才通知公司的管理部門,一到便立即召集40名高層經理開會。會上,他簡要地概括了他對公司現狀的分析意見,他此行所負的使命以及他認為公司今後的基本發展方向,他明確指出公司目前的經營行為很不令人滿意。接下來,他當場解僱了4名高層經理並限令他們兩小時之內離開公司;他明確宣佈如果誰試圖阻擋他對公司的拯救行動,他將不惜一切毀掉他的前程。最後他宣佈他的助手將安排他與公司每位經理會晤,從第二天早上7點開始。這樣,不到1個小時的會議結束了。
在隨後的關鍵的半年中,那些留在公司的人積極與他合作。
這是以快刀斬亂麻,堅決果斷採用強硬手段解決問題的一個成功範例。這個經理為“扭轉公司局面”而採取了極端措施,他的強權管理可能導致他手下經理們的集體辭職,而使公司熄火。但他仍然那樣做了,因為他覺得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辦法能使大家立即配合他的行動。有時候,使用說服的方法太費時間,而且如果人們不聽從勸說,說服的方法將完全失效。
遇事給人臺階下的絕妙辦法
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
在社交活動中,能適時地提供一個恰當的臺階,使人免丟面子,是中庸處世的一大原則。然而,臺階怎麼個給法,並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楚,因為中庸處世被其漠視。中庸,使對立雙方保持均衡狀態,對立的雙方互相牽制、互相補充,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明白如何給人臺階下了。
第一,一旦因自己失誤而造成不好下臺,最聰明的辦法是:多些調侃,少些掩飾;多些自嘲,少些自以為是;多些低姿態,少些趾高氣揚。
誰都有可能碰上難下臺階的情境,但只要能多想辦法,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也並不是太難的事。要給自己找個臺階,必須要在窘境中及時調整思路,然後選擇一個巧妙的角度,改變眼前的被動局面,想方設法爭取主動。
第二,指鹿為馬,巧妙解釋,化解矛盾,是中庸處世的方法之一。戈爾巴喬夫偕夫人賴莎訪問美國時,在赴白宮出席里根送別宴會途中,他在鬧市突然下車和行人握手問好。蘇聯保安人員急忙衝下車,喝令站在戈爾巴喬夫身邊的美國人把手從口袋裡抽出來。他怕行人口袋裡有武器,行人一時不知所措。這時,賴莎十分機智,立即出來打圓場,她向周圍的美國人解釋說,保安人員的意思是要人們把手伸出來,跟他丈夫握手。頓時,突然緊張的氣氛又變熱烈了,人們親切地同戈爾巴喬夫握手致意。
第三,利用對方的虛榮心,恭維他,也是一種辦法。人們多半愛聽好話。人在懊惱或不快時,只要旁邊有人說幾句得體的美言,情緒會好起來。一次,解縉陪朱元璋在金水河釣魚,整整一個上午一無所獲。朱元璋十分懊喪,便命解縉寫詩紀之。沒釣到魚已是夠掃興了,這詩怎麼寫?解縉不愧為才子,稍加思索,立刻信口唸道:“數尺綸絲入水中,金鉤拋去永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朱元璋一聽,龍顏大悅。
第四,善用假設,巧避鋒芒,是非常有效的中庸方法。在特定的交際場合,有時礙於面子,有時把握不準,這時可以用假設句去表達。
一個學生和班主任爭論男生能不能到女生宿舍串門,老師一口咬定絕對不能。學生很長時間不能說服老師,又見老師似有怒意,為了結束爭論,給老師一個臺階下,他巧妙地說:“如果老師說得正確,那我肯定錯了。”這本是一句廢話,它並沒有肯定老師的觀點,然而這位老師聽了卻不再爭執。
第五,承認錯誤,誠懇致歉也不失為一種好的中庸辦法。
在與人交往中,出現矛盾很正常,而矛盾是可以透過道歉消除的。其中,傷害了別人的人,只要能多些自我反省,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受害人誠懇道歉,便不難化解矛盾。例如領導與下屬之間發生的糾紛,有時只要一個人出面主動地承擔責任,就可以化解雙方的矛盾。小王和老周同在辦公室工作。一次,小王去市府聽報告,老周不知道,因此對小王很有意見,當面質問小王為什麼不告訴他聽報告的資訊,兩人因此而大吵起來。彭主任瞭解吵架的原因後,對老周說:“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