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就沒想過到國外後如何生存立足。有的身無分文,以為外國真的滿地黃金隨身可撿,愚昧地認為只要出了國,就什麼都可以擁有。其實,許多國家都有嚴厲的法規打擊非法出入境活動,這些人假如真的成功偷渡出境,命運將會掌握在偷引渡團伙及境外有組織犯罪集團手裡,其可怕後果不堪設想。
AⅡ02、04版 採寫:本報記者 高志遠 通訊員 蘇向陽 陳治光
“五路諸侯”競逐中國海上管理權
2010年09月25日10:06
南方新聞網
作者:胡賁
“五龍”治海
釣魚島撞船風波引發的中日外交爭端,至今仍在惡化。9月17日,外交部網站訊息稱,中國海監船和漁政船已經赴相關海域加強執法和巡航護漁,保衛在附近海域捕魚的漁民安全。
這一訊息令關注此事的網民們大為興奮,一位網友發表評論表示支援:“堅決不妥協!”但許多人也感到疑惑:以中國海監、漁政船的實力,能否和日本海上保安廳之類的艦船相抗衡。一旦中國海洋有事,中國如何真正行使國家主權?
事實上,海監、漁政只是中國海洋管理眾多隊伍中的兩支。中國是海洋大國,自北向南,漫長的海疆延綿萬公里,海域面積達473萬平方公里。但對這片蔚藍色海洋的管理,卻是一幅“五龍治水”的現狀。
這“五龍”,指的是國土資源部下屬中國海洋局及“海監”系列執法船,農業部漁政局下屬的“漁政”船,交通部下屬的海事局“海巡”船,同時還有公安部邊防局下屬的“海警”,以及海關部門的緝私艇。“海監”是擁有大型船隻最多的海上維權執法力量,以維護中國“海上主權”為主要目的。實際上,上世紀80年代前,中國海洋局還是由海軍代管。海洋局海監總隊的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海軍南海、東海、北海各艦隊的海洋調查船隊。
而“漁政”自上世紀90年代起,透過參與一次有爭議島嶼的海上“維權”,一舉奠定自己在海洋管理上的江湖地位——1994年,農業部南海區漁政接受中央任務,組建船隊登臨與菲律賓存在爭議的美濟礁,並在此後一兩年完成永備工事。從此,南海漁政成為中國非軍事機構中,惟一駐守外海島礁的部門。直到現在,南海漁政依然保持著美濟礁長期有至少一艘漁政船,以及數十名漁政工作人員駐紮的“主權存在”。
與海監、漁政相比,交通部下屬的海事局及其“海巡”船,活動範圍要小得多。它們主要從事海上交通管理與海事搜救,一般多在港區附近活動。
公安部邊防局下屬的“海警”部隊,上世紀80年代後組建,主要從事打擊海上走私等海岸公安任務。
而大家眼中非常強勢的海關部門,在海洋管理上卻剛好相反——僅有一些小噸位緝私船艇,實力根本無法和前幾路“諸侯”相提並論。
從執法能力看,截至2010年初,海監和漁政擁有最多大噸位遠洋船舶。海監和海巡都擁有艦載直升機和固定翼巡邏機。2000年以來,海監新造船隻最多,發展最快,漁政與海巡次之。一向力量薄弱的海警,在過去幾年中也加入了這一競賽。
1999年海事局海監大隊成立,迅速啟動龐大的造艦計劃。十五期間,海監建造了6艘千噸級以上海監船,其中包括一艘3000噸級、載有艦載直升機的大型海監船。更多的船隻建造和飛機購置計劃也在進行之中,甚至已擴充套件至省級海監隊伍。
和海監擴張的大手筆比,漁政、海巡乃至海警也各顯神通。
漁政在2001年後新建多艘千噸級船隻,並接收海軍退役救助船,重新改造投入使用3000噸級漁政311船,以及一艘萬噸級的後勤補給艦。今年3月,還下水了第一艘擁有艦載直升機的2500噸級漁政船。未來3至5年內,還將“新建或改制3至5艘3000噸以上漁政船”。
而海巡已交付多艘千噸級以上巡船。而據可靠資訊透露,2010年初,國務院已批覆交通部海事局建造一艘重達5000噸級的海巡船。
2007年,公安邊防海警部隊統一將其船上的“公安邊防”標識改為“中國海警”,並啟用新的英文名稱“China Coast Guard”(中國海岸警衛隊),並接收兩艘海軍退役護衛艦,終於也“走向藍海”。
海監偏東海,漁政重南海?
經歷艦艇裝備的大躍進之後,各路“諸侯”在海洋管理上競相擴大各自的影響力。
2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