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如果當初楚莊王聽從了寵妃的話,一氣之下處置了這個“罪犯”,就不會有三年後的感恩拼殺、奮勇殺敵、打敗晉軍的結局了。
在領導與群眾之間,如果失去了感情和體諒,就像綠洲失去了甘泉。增進領導與群眾之間的感情和體諒,一個有效辦法,就是“善於扮演群眾角色”。作為領導,要做好團結人的工作,那麼首先必須學會處理好與不同型別的人的關係,使自己的人際修養上升到一個比較高的層次。這就要求領導廣結“人緣”,並能以自身為核心,形成一個強有力的“人際磁場”。
第二節 團結下屬,理性溝通(2)
這與領導的個性特徵有關。一個熱情開朗、風趣幽默的領導比一個偏執狹隘、無視他人存在的領導更容易使人親近。領導必須能夠調節自己的性格,以適應不同型別的人際關係。由於領導的人際關係層次多、內容龐雜,這就要求領導的性格理智,能以自身的控制力來支配其言行。
那些喜歡信口開河的領導會給人帶來思想情緒上的不穩定;而領導性格上的急躁與草率,會給人一種沉穩不足、魯莽有餘、難以勝任和成就大事的印象,更讓其他人大受其苦,不得不經常對領導察言觀色、處處小心。
清醒的領導一旦意識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將影響到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就會努力完善自己的性格,以免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陷入困境。而且領導要善於以自己的才能因素來吸引周圍的人,只有當人們對領導的才能由衷欽佩時才會與之接近,才會被領導的個人魅力所吸引,這時“人際磁場”便開始產生了效應。
另外,領導還必須與不同型別的人和人群進行經常性接觸和交流,以開拓其人際關係中的“荒地”。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人際磁場”效應波及到更廣泛的區域,收到最好的效果。這個人際磁場不是真空的,不可能不發生任何矛盾和衝突,在這種情況下,領導不是“同化”群眾,就是被群眾所“同化”。
一般來說,身為領導,應該有強烈的“同化”群眾的意識,使群眾緊緊圍繞在自己的周圍,成為自己的“有機部分”。這樣,才能顯示出領導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威信,才能使群眾對領導有一種尊敬、欽佩和服從感,從而使他們主動地、積極地奉獻出智慧。事實表明,領導“同化”群眾的意識和能力越強,獲得的群眾越多,獲得的群眾智慧也越多,其實際領導權力和地位就越高,越容易出成績。領導工作中經常發生的人際交往,主要是與上級、下級、同級以及幹群之間的關係。只有處理好這些關係,才能使彼此關係融洽,配合默契,縱橫貫通,做好領導工作。由於上級、下級和同級等角色,不同的人,身份、地位等各不相同。
因此,領導幹部處理這些關係、搞好與他們之間的團結時,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這樣才能真正搞好與不同層次、不同身份的人的團結。領導要與下級搞好團結,對下級要尊重,尊重是一種巨大的力量。上級與下級,領導者與被領導者,只是分工不同,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同時對下級要信任、支援、理解、體諒。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讓他幹了,就要放心讓其積極性有效發揮。遇事多幫助、體貼別人的難處。在下級面前帶好頭,處處起到表率作用。
領導就其組織來說,是一位導演,但是要做好導演,必須善於當聽眾,學會洗耳恭聽群眾意見。群眾意見各種各樣,有的順耳,有的逆耳;有的可取,有的不可取。不論對何種意見,領導都要“洗耳恭聽”,要有虛心聽取意見的態度、誠意、雅量。即使是對某些幼稚的或片面的批評意見也當如此。
作為領導,不要怕“捱罵”,再優秀的領導,也不可能贏得所有人的讚揚和擁護,總會有人不滿意,總是會得罪一些人。人的思維想法是複雜的,群眾又是各種各樣的,對於群眾中的或有或無的批評或辱罵,領導者一定要有肚量容納這些不好的言論,胸中有千秋。
第二節 團結下屬,理性溝通(3)
領導在群眾面前,要有錯認錯,主動承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坦誠承認自己的過失,就可堪稱賢明瞭。認錯不是弱者,而是自尊、自信、自強的表現;喜歡歸咎別人,才是懦弱的象徵。一個領導如果能勇於認錯,會給群眾留下美好印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挽回因過錯而造成的影響。這不僅不會掉領導的“架”,反而會使其威信大增,使群眾更願把一片真心、滿腦子智慧全部奉獻出來。有些領導總感到在群眾面前認錯有失面子,即使心裡認錯,而口卻難開,放不下架子,丟不開面子。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