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魈�常��π蕹職桑�諧�蝗漳慊崦靼椎摹!�薄渡�畛了悸肌飯�飾幕�靄婀��2008年版第47頁。說書籍有嘴又有手,能向人類表達情意,這不是瘋話嗎?然而這卻是季老的真切感受。大概季老一進書齋就犯“病”了。
文物收藏家則對他的收藏品情有獨鍾,一往情深。一位收藏家說他把收藏品看做“自己撫養的孩子”。覺得收藏“就是收藏一份心情”。“每當我靜靜地凝視這些筆筒時,我耳邊就彷彿能聽見它們的訴說,訴說它們一段段平凡而又曲折的經歷。此時,它們一個個在我眼中都是有生命力的。浮想之間,我常常和它們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文匯談書週報》2008年1月18日第12版。在常人看來,這不是“瘋”話,也是“怪”話了。維柯指出:“詩的最崇高的勞力就是賦予感覺和情慾於本無感覺的事物。”凡高說:“藝術,這就是人被加到自然裡去,這自然是他解放出來的……即使他畫的是瓦片、礦石、冰塊……那寶貴的呈到光明裡來的珍珠,即人的心靈。我在全部自然中,例如在樹木中,見到表情,甚至見到心靈。”《宗白華美學文學譯文選》第223頁。也正如金聖嘆所說“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裡去;花看人,花到人裡來”。花是人,還是人是花,是莊周夢蝴蝶,還是蝴蝶夢莊周?“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是難分難解,真假莫辨了。盧梭談他的這種體會說,當他置身在大自然中之際,就使他遠離使他“感到依賴之苦的事物:這一切解放了我的心靈,給我以大膽思考的勇氣,可以說將我投身在一片汪洋般的事物中……遇到合我心意的東西便與之物我交融,渾然成為一體”。《懺悔錄》第一部第199頁。現代派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變形記》可算是物我不分的一個突出例證。作品敘述一個推銷員一覺醒來發覺自己成了一個令人怵目驚心、毛骨悚然的大甲蟲。人變成甲蟲,也是甲蟲變成人,人與甲蟲的界限泯滅了。而法布林的《昆蟲記》更是難得的好例。法布林懷著對渺小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來描寫微不足道的昆蟲。在《昆蟲記》裡,人性與蟲*融,彷彿蟲就是人,人就是蟲。蟲人乎,人蟲乎,真是難解難分了。但丁說得好,“畫像者若其不能成為該物體,則不能畫之”,可謂一語破的。畫家布拉克也說:“一個人不應該只解釋事物,他必須沉湎於物體之中而將自己變成該物體。”中國古代畫論中有不少這樣的例證。
5 物我一體即推己及物(2)
蘇軾描寫文與可畫竹詩:“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莊周世無有,誰知此疑神。”(疑神——簡直與神一般)蘇軾的兄弟蘇轍雖不能畫竹,但能論畫竹。在他的《墨竹賦》中說,墨竹畫家既須“朝與竹乎為遊,暮與竹乎為朋,飲食乎竹間,偃息乎竹陰”,這樣來“觀竹之變”,更須體會到“竹之所以為竹”,特別體會到“蒼然於既寒之後,凜乎無可憐之姿”,於是就感到非畫竹不可了:“忽乎忘筆之在手,與紙之在前,勃然而興,而修竹森然。”《中國畫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頁。
南宋羅大經說:“曾雲巢無疑,工畫草蟲,年邁愈精,餘嘗問其有所傳乎?無疑笑曰:‘是其有法可傳哉?某自少時取草蟲籠而觀之,窮晝夜不厭,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復就草地之間觀之,於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筆之際,不知我之為草蟲耶?草蟲之為我也。此與造化生物之機緘蓋無以異,豈有可傳之法哉?’”《鶴林玉露·畫馬》。
宋代包鼎畫虎,首先要“掃溉一室,屏人聲,塞門塗牖,穴屋取明”,佈置了這樣一個“虎穴”後,自己便“*踞地,臥起行顧,自視真虎也”,然後才揮筆作畫。清代畫家邱獨醒亦“善畫虎,為屋深山中,觀生虎形狀,得其神,倉忙走歸,取筆就壁圖之,犬見之,驚退,向吠不已”。傳“獨醒畫虎嘗燈下伏地作虎跳躍狀,取影圖之如活虎雲”。《廖燕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93頁。
相傳趙子昂畫馬,也是“閉門伏地,對於馬之動作,如長鳴,如蹴蹄,如賓士,如滾臥於郊原,作種種狀態。戚原畫狗,客訪之,聞室中犬聲甚沸,有類數十狗若爭骨者,若眾雄逐雌者,又若孤村野店,陡見生客,吠聲從水中出者,及闢戶,則原據幾畫狗正酣,口中狺狺聲猶未盡也”。《畫論叢刊》人民美術出版社1960年版下冊第723頁。
心理學家認為這是精神專注時所起的幻境:“例如有人忽念及狐而全力專注之,遂自如感狐,再起狐之態貌聲音等而擬之,而既於心內有如是之專制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