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2/4 頁)
烺,他也僅是見過面而已,雙方之間遠遠談不上君臣琴瑟和諧,相見恨晚。孫傳庭害怕自己如果一旦到了南京,成為眾矢之的,再想走恐怕就不容易了。怕就怕,自己會和袁崇煥落得一個下場。
一旁的曹無傷忽然說道:“孫制軍無需擔憂。太子監國南京,我家大帥、盧少保、路撫軍,甚至黃兵備、陳大人都會跟隨新君前往南京,有他們幾位在……!”
曹無傷一句話點醒了孫傳庭。是啊,太子朱慈烺登位,盧向昇、朱平安、路振飛、黃公輔、陳子壯這些人都要趕赴南京就職,有他們這些人在朝中,就算有宵小想要針對自己,他們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更何況,太子的輔臣中,楊廷麟也會一力支援自己,其他的如方岳貢等人也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這樣一來,便讓孫傳庭堅定了前往南京支援太子朱慈烺的信心。接下來,便是確定進兵的路線。從豫北到南直隸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期間便阻隔著不少大順軍佔據的地盤,想要順利的抵達南直隸還需要費一番周折。
不過好在如今河南各地烽煙四起,倒是給了孫傳庭部不少機會。
關鍵的一點,河南目前的不少的官吏還心向大明,如此好的局面不利用一下,未免失之可惜。
思來想去,孫傳庭決定自己率部向南進發,便暫時委任賀人龍的舊部高傑在河南維持局面。高傑在孫傳庭誅殺賀人龍的過程中,已經於賀人龍處於敵對狀態,倒是不擔心他會投入順軍的懷抱。朱媺娖為了籠絡住其人,便以長公主的名義任命其為河南署理總兵,暫時執掌河南的一應兵務,等到了南京之後,便奏報朱慈烺,下旨冊封其為正印總兵。這也讓高傑感激涕零,帶領一眾陝軍,留守滏山。
……
京師陷落後半月,大明南京金陵卻依然是一副風聲鶴唳的模樣,不斷有從江北逃難而來的官吏、百姓蜂擁進入南京城。卻始終沒有一個關於京師目前具體狀況的訊息傳來,這樣造成了南京朝堂之上的一片混亂。
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之後,南京作為留都一直儲存了六部、都察院等與京師一致的中樞機構。南京各衙門雖然都為虛銜,但地位卻不低於京師的各級衙門。如今,南京城手握重權的不外乎三個人,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史可法、南京鎮守守備太監盧九德以及魏國公徐弘基。
六月的時候,南京在接到京師傳遞而來的“命天下兵勤王”的詔令之後,便和京師斷絕了一切訊息往來。這也造成了南京朝堂的一片混亂。總督廬州、鳳陽的馬士英率大將劉良佐和黃得功統兵兩萬向北進發,卻是因為不通訊息,到了江北之後便猶豫不前。
無奈之下,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只能領銜釋出勤王命令,號召江南各地捐資助餉,組織勤王兵馬馳援京師。但就在此時,京師失陷,崇禎皇帝在乾清宮正殿以身殉國的訊息傳到南京。
然而就在南京一片哀聲的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南下的官吏、百姓增多,更多的訊息也在此時傳入江南。
最讓南京眾臣膽戰心驚的便是,山東總兵朱平安率部入援京師,崇禎皇帝本屬意由太子監國南京,但順軍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京師全城,加上部分數典忘祖的官吏背叛,京師九門相繼落入賊手。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炤以及定王、靈王等人,都在戰亂中失去了下落,就連山東方面,也沒有入援京師的朱平安的訊息,
換句話說,依照如今的訊息來看,崇禎皇帝的嫡系子孫竟然沒有一人逃出生天。這也意味著,大明的帝位一時之間竟然沒有合適的繼承人選。
這才是真正令南京一眾朝臣們最為憂心的問題。(未完待續。。)
第三十七章 今夜必有轉機
七月底的時候,隨著馬士英率領劉良佐和黃得功兩鎮兵馬撤回南京,南京朝堂中樞再度陷入到一片爭執聲中。總的來說,南京一眾大臣的分為兩派,一派以兵部尚書史可法為首,力主大規模派遣細作潛入京師,多方打探太子朱慈烺和諸王的訊息,而另一派則人數眾多,包括南京守備太監、廬鳳總督馬士英和魏國公徐弘基等人則主張國不可一日無君,必須要即刻選定人選繼承大統,主持朝政。
兩派為此爭執不下,相比較之下,史可法一派便顯得有些勢單力孤,最後不得不妥協屈從,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京師已經陷落將近一月,崇禎皇帝的死訊已經得到確認,雖然太子和諸王遲遲沒有確切的訊息,但這麼長的時間,這些人卻是沒有一點下落傳來。而大順軍方面的訊息卻是已經確認了永王朱慈炤的死訊,他妄圖悄悄的潛出京師,卻是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