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3/4 頁)
樞朝臣商議談判。但現在雙方之間卻是有一阻礙,不得不交代清楚。”
“楊大人請講!”
“貴方睿王朱平安秣馬厲兵。屢次進犯河北之地,挑起戰端。據下官所知。他卻是並未奉大明詔旨,私自用兵。我方也清楚,因為立儲一事,貴方朝廷曾經起過波瀾。現如今,朱平安一意孤行,卻是與我大清勢不兩立。長此下去,豈不是要遷延我們雙方之間的和談。因此,大清希望,大明朝廷和侯爺能向山東睿王施加壓力,不再妄動刀兵!”
鄭芝龍呵呵一笑。“這個,本侯卻是無能為力了!眾所周知,睿王是陛下長子,崛起於草莽之間,如今坐擁雄兵十萬,日思夜想便是收復失地,光復河山,朝中群臣和百姓也多有響應,本侯總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異議,那樣一來,豈不是自惹禍端嗎?”
聽鄭芝龍這樣一說,楊士聰的臉色漸漸變得冷厲起來,“如果王爺這樣說,那下官也要將醜話說在前邊。睿王殿下屢次與我大清為難,鉅鹿一戰,先皇七子阿巴泰王爺便是死在他的手中,這些年,睿王殿下手中沾染了我大清難以計數的將士鮮血,說得難聽些,我大清上至貴族文武、下至尋常兵卒,都對其徹骨仇恨,欲殺之而後快。如果睿王一意孤行,繼續挑起事端,對我大清用兵,那我大清將傾盡全力予以反擊,依照我大清如今的兵力,攻入山東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
聽著楊士聰這樣一番話,鄭芝龍的心中卻是開心的幾乎要笑出聲來,但臉上卻是依然保持著雲淡風輕的神色。
簡直是笑話,滿清和朱平安之間狗咬狗,關我鄭家何事!如今的朝廷,方略是已經定下來的。剿滅流賊是當下最緊要的事情,一顆李自成的首級便可以讓鄭家成為大明的中興名臣,什麼事情都不如這件事情來得要緊。出師北伐,與清軍決戰,卻是之後才要考慮的,如何能最低限度的減少鄭家的損失,消耗各地督撫的兵馬,使鄭家坐收漁利,這才是鄭家的用意所在。
清軍要進攻山東與朱平安決戰,戰便戰了,江南各省是不會增援一兵一卒的。
想到這裡,鄭芝龍緩緩開口,“睿王一心為國,乃是朝廷棟樑,如果大清與其開戰,朝廷絕不會坐視不理。立儲是國事,但卻是天傢俬務,絕對不能牽扯到朝廷的方略。既然楊大人如此說,那便沒有什麼再談下去的必要!”說著,鄭芝龍一端茶盞,示意端茶送客。
楊士聰卻是沒有再說什麼,站起身,面色從容的徑直告辭。
鄭鴻逵吩咐心腹人等將其送出府去,這才折返回書房,“兄長,今日與東虜使者見面並不順暢,是否會影響我軍對湖廣的用兵呢?山陝還駐紮有清軍漢軍營和八旗的精兵,要是他們也順勢南下,那咱們的大計……?”
鄭芝龍呵呵一笑,得意的笑容佈滿古銅色的臉龐,每一條皺紋似乎一瞬間都舒展開來,“曰漸哪!你卻是有些過於執著了!今日裡與楊士聰的會面,各取所需,咱們與滿清都有收穫,又哪裡來的不順暢一說呢?”
鄭鴻逵卻是吃了一驚,一臉迷惘。“兄長這是從何說起啊?”
鄭芝龍心滿意足的放下茶盞,“東虜此來,無非是探一探咱們的口風。朱平安兵進遼東,收復金州四衛不說,這些天以來,他麾下的盧向昇又是蠢蠢欲動,東虜不得不將山陝兵馬調回協防。朱平安的心思,你我心知肚明,無非是以戰定乾坤,他如今已經有了嫡子的身份,若是能收復京師,那是何等的蓋世軍功!一個儲君之位,就算陛下不給,恐怕朝臣和百姓也不會答應!”
說到這裡,鄭芝龍不禁有些感慨,“朱平安此人是有才幹,但現在看來,還是有些年輕了,未免太過沉不住氣!不過,這對於咱們鄭家來說,確是一件好事情!”
“朱平安步步緊逼,東虜卻是再也無法坐視不理了,山東緊鄰京畿、河北,有朱平安在,東虜便無法安心的經略山陝、甘肅、寧夏等地,甚至是南下四川、雲貴已經江南之地。所以,東虜必須要先解決家門口的威脅。楊士聰此來,便是要看一看咱們的反應,看看咱們會不會馳援山東。”
“可兄長也沒有……?”忽然之間,鄭鴻逵恍然大悟,不禁一拍自己的腦門,“所以兄長才再三強調,朝廷如今的第一要務是剿滅流賊餘孽!”
鄭芝龍捻鬚微笑,“楊士聰是個聰明人,咱們話中的意思他一定聽得出來!”
鄭鴻逵仔細想了想,還是有些擔憂,“兄長還是要謹慎一些,東虜蠻夷,想來言而無信,詭計多端,咱們還是要多做些防備,萬一……!”
鄭芝龍點點頭,“那是自然,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