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賈敏的紅樓生活 > 第117部分

第117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神印:黑夜女神今天篡位成功了嗎神只:從哥布林開始劍網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全民大航海:我把船開上了海島網遊:開局2888億個屬性點神秘復甦:此世之暗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沒有人比我更懂木筏求生網遊:一刀劈死神網遊:神秘玩家航海玫瑰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別人玩遊戲,我修仙無職法師海島求生,從每日情報開始無限流:漂亮NPC只想完成任務戶外見聞錄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星啟:餘生與你的宿命之旅穿越艾澤拉斯,但我是一個石匠

子,難道她說了還不算?

想到此,上皇后道:“誰說元春沒有大功在身?當年你父皇白魚龍服在外,你四哥闖宮,若非元春出頭攔在前面,不僅哀家已經去見列祖列宗了,而且你四哥闖宮成功,哪還有今日你的事?當日因為上皇出宮的訊息需要隱瞞,所以雖然賞了她些東西,可是到底和她立的功勞不符。原說靜待以後找補回來,只是後面的大事一件接著一件,連在了一起,這事也就擱置起來了。再說,雖然元春是二房的女兒,可是到底榮國府大房和二房並沒有分家,說她出身榮國府也沒說,而且哀家還記得她的姑父似乎是二品巡鹽御史林海,……”

聽到林海的名字,皇帝眉毛輕挑,這倒是也值得一提的訊息,年前他還在想著怎麼拉攏林海呢。經上皇后這麼一說,皇帝又想起了被他調出京,查邊的九省統制王子騰和賈家的關係,說起來,王子騰還是元春的舅舅呢。這麼看來,賈家雖然不爭氣,但是倒有兩門好親戚呢。

皇帝見上皇后如此不遺餘力的為元春爭取,他知道,今日上皇后若是不達目的恐不罷休,因此他道:“要這麼說,封元春為妃倒也使得。原本兒子已經擬定好了人選,如此一來,少不得變動一番,苦了那幾個從潛邸就跟隨兒子的老人了,少不得要委屈她們其中的一個了。只是母后,這事雖然已經定下,但是在兒子沒有宣佈之前,還請母后幫著保密,畢竟元春的功勞不好對外說,若是被人知道她一個小小的女官被封為高位,朝內外恐有反對之聲,到時讓兒子為難。……”

上皇后點頭,道:“這個哀家知道。”生米煮成熟飯,朝內外縱有異議,也不好反對了。雖然後宮妃嬪比不得皇后,可是也不是輕言廢立的。元春的事情說妥了,皇帝又陪上皇后說了一陣子話,這才退了出去。等皇帝一走,元春從外面進來,上皇后道:“皇帝已經應允會給你個妃位。只是因為你一個五品的女官,一下子就成了皇帝身邊從二品的妃子,恐怕朝野會有反對之聲,因此皇帝的意思是暫時不向外公佈,等頒佈了詔書,事成定局後再說。這樣一來,縱使朝堂內外有異議,也不好直言反對。”

元春撲通一聲跪在上皇后面前,咚咚咚,真心實意的磕起了頭,道:“奴婢謝過上皇后的天恩,上皇后的恩德,奴才粉身碎骨也無法報答。”上皇示意身邊的宮女將元春扶起,笑道:“沒什麼好謝的。你救了哀家兩次,又是從哀家身邊出去的,位份低了哀家也沒有臉面,所以哀家給你討個妃位理所應當。”搶在張口欲言的元春前面,上皇后又道:“哀家也不圖你的報答。只要你到了皇帝的身邊,好好照看皇帝就行了。”

且不說元春怎麼在上皇后面前表忠心,單說皇帝剛一出上陽宮宮門,就吩咐道:“小唐,你給我打聽清楚,這個元春到底給我母后吃了什麼迷魂湯,讓我母后這般不惜氣力的為她討要妃位,連多少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都搬了出來。”若只是喜歡元春,也沒必要為她做到如此地步。

唐公公答應著,回頭忙去了。沒幾天,就把事情查了個清清楚楚。原來前一陣子上皇后病重,太醫過來診治,開方吃藥,卻遲遲不見好。因唐陳藏器所撰《本草拾遺》上記載“人肉可治嬴疾”,所以元春想著割肉做藥引,為上皇后熬藥,被太醫勸阻,說是上皇后的病雖重,但還不至此,只是元春到底以割血為藥引,從而“治癒”了上皇后。

皇帝聽了唐公公的稟報,冷笑一聲。割骨療親固然被傳為美談,但是人們稱頌的是其孝行,對於其醫病之說,唐後著的醫書屢有辯駁,稱其為“荒誕之言”。當年義忠親王早就有不軌之心,覬覦大位,為什麼上皇屢屢容忍,直至到其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著手收拾。並不是上皇想讓其做大,而是不得不如此。因為義忠親王在中宗病重時,曾割肉為中宗治病,雖然並沒有治好中宗,可是其孝行卻贏得了滿朝文武的讚譽。

所謂百行孝為先,本朝自定鼎之初,高祖及太宗便接連下詔,確立以孝為治理天下之國策,講的是以孝事親,以事親事天子。不孝以其“虧損名教,毀裂冠冕”別列為“十惡”重罪。義忠親王的孝行正是滿朝稱讚的時候,上皇這邊不僅不將其孝行傳播天下,反而緝拿問罪,豈不讓人懷疑上皇的用心?上皇本就是愛名之人,自然不肯自毀聲譽,因此只能從醫道上入手,一點點的消除義忠親王割肉療親的影響,然後再剷除他。

當年曾有一名屢試不第的貧寒舉子因為割肉療親其孝行被州府報了上來,上皇不僅大肆表彰,傳揚天下,並授予他從六品泉州市舶使一職,負責海貿。三年任滿,當年生活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

目錄
我有一間客棧穿貓咪圍裙的男人吃心一片橙花天風明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