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2/4 頁)
最厲害的是他的三皇兄和十一皇弟。想起在朝堂上上躥下跳的一兄一弟,皇帝恨恨的拍了一下桌子,恨得牙根直癢癢。想到這兩兩兄弟屢屢和他作對,半點不肯不消停,皇帝心中就是一陣氣悶,忍不住想罵祖宗。若是當年幾位祖宗皆非嫡長子繼承皇位,給下面帶了壞頭,又何至於如此?
只是他雖滿心氣惱,卻無可奈何。他雖然得了帝位,可是並不是上皇最寵愛的兒子,母后雖然貴為皇后,也並不得上皇的歡心。上皇最寵愛的兒子乃是他一母同胞兄弟——十一皇弟。後宮中上皇最喜歡的妃子乃是三皇兄的母親——貴太妃。因為貴太妃的存在,他的母親後位差一點不保。這其中牽扯到當年舊事。
天下皆知,現任上皇后乃是上皇的繼後,上皇的先皇后乃是皇帝的姨母。當年上皇雖是皇后所出,可是並不起眼。他上面有三位嫡親哥哥,縱使大哥因為眼疾於皇位無緣,可是另外兩位哥哥很是精明能幹。有兩位能幹的皇兄在,中宗一開始並沒有想過將皇位傳給上皇。這從指給他的正妃家世明顯要比兩位兄長低那麼一截就可以看出。
雖然上皇的這位正妃家門不甚顯赫,但是為人極其賢淑。過門後,對上皇,事必躬親。將家裡上上下下打理的甚是妥帖,讓上皇沒有一點後顧之憂。為上皇分憂解勞,夫妻二人休慼與共、同甘共辛,從而贏得了上皇的敬重。後來上皇暗中取得世家豪門的幫助,登上了皇位,皇帝的這位姨母也被封為了皇后。後因所出的大皇子病夭,二皇子感染天花身亡,皇后傷心兩位皇兒之死而一病不起,進而病逝。
上皇傷心皇后之死,親自服縞12日,並每天到先皇后生前居住的宓秀宮靈前祭酒。並以“大行皇后正位中宮,母儀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為由,詔令天下,“各省文武官員從奉到諭旨之日為始,齊集公所,哭臨三日,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內,停止音樂嫁娶;一般軍民,在此期間,亦不嫁娶,不作樂。天下臣民一律為國母故世而服喪。”
將皇后的喪儀規格幾乎提高到和皇帝同一水平,這還不算,上皇甚至拋開內閣,徑自降旨定大行皇后諡號為“賢”,並親自撰寫《大行皇后行狀》,裡面盛讚她:“皇后淑慎賢明,夙嫻禮教,克盡孝道。宮闈內政。全資皇后綜理。上侍聖母皇太后。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自朕登基一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
上皇最寵愛的貴太妃出身東晉琅琊王氏,乃是詩句中“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王家。王家從漢魏入兩晉歷南朝,三百多年中,榮耀非常。雖然自那之後,王家雖不復當年“王與馬治天下”權傾江左的鼎盛,衰落了下來,可是到底琅琊臨沂王家的名頭傳了下來,並延續到本朝。在上皇和世家豪門結盟後,貴太妃入了上皇的潛邸,成了上皇的一名側妃。貴太妃生的貌美如花,胸有錦繡,而且擅於體察上意,自入府後就很得上皇喜愛。在上皇登基後,就被封為四妃之一首的惠妃。生下皇三子後,晉位為貴妃。
在先皇后過世後,以貴妃晉封為皇后的呼聲最高。但是上皇因念先皇后之情,立先皇后之庶妹為繼後。不過讓上皇失望的是,先皇后之庶妹入宮後,他發現她無論才德見識皆遜其姐,因此上皇待其很是冷淡。皇后的家族乃是在上皇登基之後才開始崛起,到底照著老牌世家底蘊上差那麼一籌。貴太妃當年屈居於先皇后之下那是無可奈何,如今又被先皇后之庶妹壓在頭上,心中自然不服。
若是人不得聖寵,家族不給力,在後宮中只要不爭寵還是能安生過日子的,可是這個指的是後宮的嬪妃們,不包括皇后。家族一般,還是仗著女兒是皇后才發展起來的,又是庶女出身,且又不得皇帝恩寵的皇后怎能不讓人心懷遐想?且不說貴太妃,就是其他生有兒女,家族不錯的妃嬪也心有想法,因此他的母后雖然進宮成為了皇后,可是在後宮中的日子並不好過。哪怕生下他,母后的地位也並沒有改觀,甚至還把管理六宮之權被貴太妃拿了過去,後位岌岌可危。
直至母后生下了他十一弟,因為十一弟生的和上皇極像,完全是縮小版的上皇,所以上皇很是喜歡,自此母后的境況才有所改善。上皇不在限於祖制,僅每月的初一十五到興慶宮裡來,甚至在和母后說話的時候還能講些朝廷大事給她聽。只是母后雖然境況比原來有所改善,但是母后依然戰戰兢兢,因為貴太妃一直在旁虎視眈眈。縱使後來母后拿回了管理六宮之權,可是貴太妃依舊落得了協理之權,硬生生的將宮權從母后手裡分出了一半。有強大的家族作為後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