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一位說得少做得多的實幹家。
開皇三年,牛弘給楊堅寫了一封信,名為《請開獻書之路表》,該信主要內容有三點:1。隋以前歷代藏書,2。隋以前書籍經歷的洗劫,3。為儲存書籍當前應做的工作。一出手就是大家風範,搶救文化遺產,確實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該信成為“書學史”上的名篇。楊堅同志對此深以為然,隋以前的很多文學作品、經籍記錄得以系統儲存下來,首開集書、藏書先路,為後來乃至現在的圖書集藏工作提供了借鑑。單從文化界看,牛弘就是立下了大功。
開皇十九年,牛弘被楊堅任命為組織部部長。以前,我老以為選拔官員要德才兼備是共產黨人的特色,封建社會都是腐朽的東西,哪會注重德呢,現在才知道,牛弘的組織部長就當得很有特色,他考查侯補官員不看名氣,不看文才,先看品行。隋書說“弘在吏部,其選舉先德行而後文才,務在審慎。雖致停緩,所有進用,並多稱職。”,《通典》對此也有相似評論“牛弘為吏部尚書,其選舉先德行而後文才,所進用多稱職。”前面提到過的組織部副部長高孝基,會看相,清高自傲,很多同事都看不慣他,但牛弘對他的識人之術深信不疑,堅持要高孝基作自己的副手,兩人搭檔,為隋王朝的官員選拔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楊廣執政後,牛弘繼續留任政治局常委,楊廣專門為他寫了一首詩“晉家山吏部,魏世盧尚書,莫言先哲異,奇才並佐餘。學行敦時俗,道素乃沖虛,納言云閣上,禮儀皇運初。彝倫欣有敘,垂拱事端居。”所得恩寵,在隋王朝很是少見,但牛弘並不以此為傲,他給自己子女說“我得到皇家的恩寵太深了,我今生今世都報答不了,你們要遵紀守法,報答皇家的大恩啊”。
大業六年(510),牛弘在江都過世,楊廣不惜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把他的遺體運回了安定老家安葬。
重慶紅江,大功率柴油機燃油噴射系統研發、製造專業廠家,國內排行第一 txt小說上傳分享
楊廣武功。3
三。宇文愷,北周貴族之後,本應是楊堅敵人,但精於建造,是那個時代的魯班,被楊堅看上,隋王朝兩屆政治局常委,建設部部長。
和楊素一樣,宇文愷雖被列入政治局常委,但他也僅僅是一個政策的執行者,和楊素不一樣的是,他執行的不是軍事行動,而是國家基礎建設。楊堅在臺上的時候,他負責修建了楊堅的仁壽宮、隋王朝第一條運河—廣通渠、楊廣老媽獨孤皇后的陵墓等,顯示出非凡的建築才能。由此看出,早在隋朝,就已經是條條道路通羅馬了,不一定非得死讀書,考大學,讀職業學校、走技能的路子也是能出頭的。
楊廣上臺後,宇文愷更是有了用武之地,公元604年,楊廣上臺的當年,就命令宇文愷接著幹老子楊堅未完成的工程………修建東都洛陽;公元605年,由於宇文愷成功的修掘了隋王朝的第一條運河,又被楊廣指定開通隋王朝的第二條運河—通濟渠的技術負責人。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榖洛二水到黃河,從板渚引黃河水、疏通莨蕩故道,入淮河,到達山陽(江蘇淮安),從山陽起,再疏導春秋時吳王夫差所開邗溝,引淮河水經揚子(江蘇儀徵),到達長江。由於宇文愷的設計得當,這個工程利用了多段古運河,很多地方只是疏通,在605年冬天就全部完工。“水面寬40步,通龍舟;兩岸為大道,種榆柳,自東都至江都,二千餘里,樹蔭相交。每兩驛置一宮,為停頓之所,自京師至江都,離宮四十餘所”,《大業雜記》描述的通濟渠,讓不少人神往不已。
宇文愷這運河設計起來就沒完沒了,公元608年開通永濟渠,公元610年開通江南河。隋王朝大運河從公元584年開始修建,至公元610年結束,歷時26年,共分四個階段建造,南起杭州,經過江都、洛陽,北邊到了涿州(北京),將中國南北聯成一體,鞏固了統一的局面,對南北經濟交流、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並且恩澤後世,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都享受著這條運河給大家帶來的方便與實惠。
然而,楊廣卻因這條運河的建成,揹負著千古罵名,他的暴君等等稱謂,多因這條運河的修建而來,我們不能否認在這條運河的修建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從古至今,難道說修建工程還要皇帝將軍們親自動手不成,上了年紀的人們一定記得,當年修建寶成鐵路、襄渝鐵路那壯觀的勞動場面,多麼激動人心(我父親在修建襄渝鐵路時負傷,但他從來沒有表示出後悔的意思),修建者多是農民,修完之後又回到家裡種地,但他們內心是快樂的,他們付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