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第一節
《成昆往事》內容簡介:
毛澤東時代瞬間造就了中國農耕文明的巔峰,然而,由於世界格局,這種顛峰式的輝煌很快讓位於工業革命。中國進入戰略的相持階段,於是工業革命和戰略力量的建設就成為毛澤東時代的核心內容,激烈碰撞的毛澤東思想伴隨中華民族,投身於中國的工業文明和戰略力量的建設。
工業革命和戰略力量建設是密切聯絡又相互包含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使中華民族告別以農耕為主題的社會形態,讓人民具備外在於大自然的力量;另一方面使中華民族針對世界格局具備戰略相持能力和抗打擊能力。
“三線”建設是要建立一箇中華民族的“諾亞方舟”和戰略反攻發生地,是戰略相持能力的核心建築。其規模大,幅員遼闊,使一個比英、法、德總面積還大的區域,整個經濟與文化得到再造,針對於世界格局為中華民族製作一個安全可靠的“保險箱”,即便是沒有戰爭,也具有難以估量的戰略經濟學意義。“三線”建設其最大和最重要的工程,便是攀枝花鋼鐵基地和成昆鐵路。歷史學家把成昆鐵路比做一根藤,攀枝花就是這根藤上結的最大的瓜。
長篇小說《成昆往事》講述了這根從無到有的藤的故事。在成昆鐵路的建設過程中,當地土著居民在毛澤東思想的鼓動下曾經用生命和鮮血貢獻於鐵路建設;鐵道兵部隊曾經把先進的思想文化傳播給當地群眾。使一個原始落後的村莊在短短几年時間,突變成具有大工業革命的思想,從而使大三線建設有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今天回過頭來看,事實上新中國的工業建設力量,主要來自群眾的無私奉獻和建設者滿腔熱血。
《成昆往事》以成昆鐵路從無到有的建設歷程和故事主人公曲折委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表現了那一代人的執著、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和奉獻犧牲精神。可以使今天的人們對照一下那一代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第一章 引子
主要內容:深山裡的公社,為成昆鐵路建設做準備,張土班帶領土著人探查原始河流,與一群野猴發生衝突,不料被猴群挫敗
一
橫斷山脈中的一道深深的峽谷,峽谷半山坡處的凹地裡,綠色掩映著一座古老的四合院 。老瓦屋雖然有些滄桑卻不破爛,屋簷、角樓都十分完整,還有殘留著古樸簡單的雕琢紋飾。牆壁用石灰粉飾之後,雪白雪白的映照著四周的森林。
麻雀在屋簷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它們飛到院門口的空地上,尋找食物。食物不太好找,它們常常會把一些白色的小石粒當食物,如果遇上螞蟻,它們會用嘴琢穿螻蟻洞穴,等到螞蟻出來以後,坐享其成。
瓦屋前,一條羊腸小路左彎右拐,順著山樑往下延伸,直到清江綠水的安寧河畔。從那小路上走來一個漢子,身穿羊皮褂,前傾著身體往上爬坡。小路延伸到那座古樸的四合院前,便有了一段平緩的稍微寬闊的路,接著便到了四合院的大門口。
從小路上來的漢子把那些麻雀驚嚇得撲哧撲哧地一隻只飛到老瓦屋頂上。站在那裡轉動著眼珠注視著來人的一舉一動。
四合院的院門上吊了一塊木牌,木牌上寫著:“中國共產黨迷暎�鼗奶錒�縹�被帷!�
那漢子擰著脖頸從木牌的底角模模糊糊的往上瞟了一下,搞不懂那是幹什麼用的,便徑直走進四合院的大門來到內院。內院裡又是一群麻雀,“唬”的一聲飛到房頂上,偏著腦袋,針對來人表示出少有的迷惑。
那漢子見院子裡空無一人,便在院裡東張西望。從正屋裡出來一個穿中山裝的人問道:“同志,你要辦什麼事呢?”
那漢子反問道:“你們這裡就是公社嗎?”
“對,我們這裡就是公社,你是哪裡來的要辦什麼事嗎?”
“我是火石灘的朱修順啊。我家有個兒子,我已經養了他十七八年了,站起來同我一般高,還沒得褲兒穿,我來找一找公社書記,想買幾尺布,給兒子連個半截子褲兒穿,遮一遮他腰下那一半截。”
“哦,我就是書記呀,人家都叫我張土班,你也叫我張土班吧。”
“哦,你就是他們常說的張書記?”朱修順打量著張土班:“張土班。我們那裡也有姓張的,就是沒有土字輩的。”
“我不是本地人,我是那年土改工作隊留下來的,這名字也是那年取的。”
“噢,聽說你厲害得很吶,尖山子那一帶的土匪都是你給收拾了的嘛。”
“你不要聽他們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