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與企業的關係是前兩種的綜合。在政府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企業可以自由活動,在政府制定的規劃中,企業可以隨著時勢而變通發展。
中國政府立志成為“服務型政府”,則是成為氣象良好、不施暴虐的天,有利於企業與消費者互動的第三方——環境的締造與規範者。天要下雨,取決於地與企業的需求,地的各項狀況也能在天空中表現,比如地震之前會出現地震雲;天空的太陽為大地保溫,為企業與消費者提供可創造的環境,天有四時變化,春是萌發,夏是生長,秋是成熟,冬是休眠,也是為了消費者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能持續地保持在春或夏或秋或冬,也要使萬物生長都符合自身的發展規律。
而雖然企業以客戶為依託,但不能無止盡地向大地索取,全體企業組織的整體活動組成了經濟活動,不能超出大地的承載能力,也不能隨意地破壞大地的結構,因為大地是與天互作的,天有不測風雲,也在於大地的氣息混亂。
第三節 企業與客戶的關係
企業與客戶的關係體現在食物鏈中企業的產品為客戶所用,回收資金進行擴大再生產。企業只有依託客戶才能成長髮育,客戶是企業生存之本,發展之根。企業要發展就必須依賴於客戶,客戶就是上帝,是企業的奶孃,只有從客戶那裡得到足夠的“食物”,企業才能夠成長。客戶資源無疑已經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擁有客戶就意味著企業擁有了在市場中繼續生存的理由,而擁有並想辦法保留住客戶是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這要求企業在廣泛關注所有的競爭環境的同時,必須加大投入到關注客戶這一因素的力度。
由“企”的拆分看組織外圍構造:
拆分 代表狀況
人→ 企業本身 公司
人→ 合作伙伴 供應商 經銷商
人→ 顧客社會 公眾
一個企業從最初的合作伙伴供應商那裡得到產品的原料,做成產品提供給經銷商,用各種方法促使產品慢慢佔領市場,從一個普通的產品做成一個品牌,發展到由開發商直接銷售給終端客戶及消費者,便成了一個品牌化的產品,再由品牌發展到公眾化,公眾認可了這個企業,從價值上來看,企業就使社會受益了。從而成就了一個企業的本意——使社會受益,這個企業的企業行為已經社會化公眾化了。
您的客戶與政治支持者,還有合好戰略伙伴等,在生態群落的食物網中與自己沒有競爭關係,卻有依存的關係。
與自己的客戶打交道,無異於大地上播種自己的企業,使企業按照客戶的需求來種植自己的莊園,使得收穫最滿足。CRM是每一家企業都要重視與培訓的一門技術。
(1)周全的照顧在於換位思考
(2)新的市場生長點來自於客戶體驗。
(3)尊重客戶,視客戶為師為友為父母。
中國企業要將這種客戶管理轉化為企業的一種戰略管理能力,併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客戶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長期的、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管理行為,需要全體員工在價值觀上達成共識,需要相應的組織和流程變革的支援,需要企業家和管理者行為的轉型與能力的提升。
企業重視危機管理也在於客戶忠誠的維護,而預防危機的產生就要求企業為市場為客戶提供良好的產品服務。想想以下慘重的教訓:
2006年新年初始,《國際金融報》就毫不吝嗇的在頭版刊登了國際名酒芝華士的成本分析報告,稱其成本低廉,是“變了味道的水”,隨後引發了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與評論,公眾也不遺餘力的參與進來,導致質疑聲不斷,由此拉開了這一個品牌信任危機的序幕。
三月十五日,中央電視臺晚會上,號稱源自德國的著名裝飾材料品牌——歐典地板,遭遇了它最痛不欲生的一刻,在全國電視觀眾的注視中,被全國最權威的媒體曝光其不過是一個本土產品,所有它宣傳中強調的德國神話純屬子虛烏有,隨後被各媒體追殺,掀起的浪潮比之當年巨能鈣風波有過之而無不及。
九月,日本知名化妝品SK…II在入境時被查出含有鉻,釹,由此撤櫃近兩個月,在此期間消費者紛紛退貨,並引發不少與商家的衝突。此次事件與去年其被消費者起訴的風波相互呼應,令一直青睞它的女士們對其望而卻步。
十月,繼包括戴爾、東芝、聯想、富士通等著名公司陸續召回筆記本電池並將其歸咎於索尼公司之後,索尼公司終於對外宣佈,計劃大規模召回它自己的電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