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都在繁榮中,所有的繁榮,都依賴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使得全民總體幸福感上升,恩格爾係數下降。
政府因何而生,因何而存?攘外安內。從國民的基礎生活與生產資料等物質發展到精神發展,從國家短期發展到長期發展,從國家關係的前嫌盡釋到睦鄰友好,從區域經濟到全球一體化,政府竭盡所能為國民為企業創造了發展環境。
(四)有效制定政府關係策略
制定政府關係策略,一方面可以幫助政府機構塑造良好的公眾形象,另一方面也幫助企業開展政府公共關係,兩者相得益彰。
1 邀請政府官員參加企業公關活動
2004年10月,與中石化超級別的企業規模、世界500強地位相應的釋出會規格,邀請奧組委以及政府的高層官員出席。超過200人的高規格釋出會、政治局委員劉淇、副市長劉敬民等政府及奧委會高官的出席、恰到好處的會議主題,吸引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2 安排企業主管與政府官員溝通會晤
1998年 6月,約翰&;#8226;錢伯斯首次訪華,宣佈總額上億美元在華投資及合作一攬子計劃。
1998年 9月,約翰&;#8226;錢伯斯第二次訪華,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的親切接見。
2000年 6月,約翰&;#8226;錢伯斯第三次訪華,向中國西部捐建30所思科網路學院
2001年 1月,約翰&;#8226;錢伯斯第四次訪華,再次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的親切接見。
錢伯斯曾2次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的親切會見。 “思科成功的關鍵是客戶至上”。錢伯斯深諳客戶的要義,10多年來已與上萬個客戶交談過。在他前後四次的訪華中,無暇去參觀故宮長城,而把大部分時間都安排與客戶見面,傾聽客戶反饋。錢伯斯第三次訪華期間,思科公司向西部捐贈了30家網路學院。
錢伯斯的每次訪華都與網路和時代的發展緊密扣合,從而引起熱烈的媒體報道高潮。第三次訪華期間,錢伯斯作為央視《對話》第一期節目嘉賓,與著名學者張維迎侃侃而談。同時,以探討經濟體制和模式為核心的《財經》雜誌和最為關注網際網路發展脈動的《網際網路週刊》均對其進行了長篇連續的封面報道。
(五)企業與政府部門溝通
以運用政府關係幫助企業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2005年,美國商界最具影響力的女CEO— eBay全球總裁Meg Whiteman訪華,演繹網路傳奇,在此是透過北京某公關公司牽線,使得政府部門認識到電子商務是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
eBay中國就與南海區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表示今後將會在電子商務等領域建立長期、全面的戰略合作關係。試點示範企業展開選取、培訓和培育等工作,並舉辦eBay粵港澳臺大賣家與本地中小製造企業對接峰會等。
在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混合的經濟中,企業既要考慮政府的宏觀調控,也考慮客戶的市場需求。
官商之間“離不開,靠不住”的緣由是法律法規都是政府制定的,市場也由法律法規規範保證“公正”“公平”的競爭。在政府和企業的關係中,企業是被動的。作為眾多企業中的一員,首先要合法經營,按照政府的法規政策來進行你的各項業務,但是又不能被這些業務所牢牢的牽制,而影響了你整個企業的發展。
政府有時“違約”,政策在醞釀中改變,而沒有與單個企業商量,這對企業是個致命打擊。考慮一些新的途徑和方法來應對這種情況的風險,最重要的是對於任何問題的解決都不能靠一個方案來解決,要準備若干個備用方案來防止一些不可預見的事件,尤其是依賴政府開展業務的公司,就應該有更多備用的方案。
討論中的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有三種:一、“交警與司機”的關係,政府致力於維護市場秩序,企業在合法範圍內擁有經營活動的全權,政府不進行干涉,歐美多數國家是如此。二、“手足”關係,企業與政府或政府某部門結成利益共同體,政府全力扶持企業的發展,如東亞模式,新加坡和韓國應當說都曾經“手足”情深。三、“父子”關係,企業沒有獨立的地位,政府透過制定各項計劃直接對企業進行經營管理,如前蘇聯中央集權計劃經濟體制,“父子”關係的極端案例可能要算前蘇共中央政治局曾經為莫斯科地鐵的車票價格召開討論會。
政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