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點糧食給他做了幾個饃裝在小包袱裡。這樣小崔琦就跟著親戚遠走他鄉,坐了一個星期的火車到了香港。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而他的父母就在50 年代末的大饑荒中活活餓死了。我問崔琦:“有沒有想過如果當年母親沒有堅持把你送出來讀書,今天的崔琦將會怎樣?”我期待的回答是,知識改變命運等等。但是他卻說:“其實我寧願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如果我還留在農村,留在父母身邊,家裡有一個兒子畢竟不一樣,也許他們不至於餓死吧。”我聽了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諾貝爾獎也好,科學的成就也好,社會的承認也好,都不足以彌補他的失去和永遠的心痛。而如果我做節目還停留在講述人們的所謂成功故事的話,我們也失去了對人性更深層的瞭解和體會,最終歸於淺薄。所以是不是能夠讓一次訪談帶有更多人性的溫暖,就成為我和團隊有意識的追求。。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世有疑惑,必須發問(5)
有時主持人必須知道何時閉嘴。2008 年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受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的任命,成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階副行長。我曾兩度採訪他,一次是關於中國農村經濟問題,一次是去年在法蘭克福採訪他關於金融危機的影響。有機會在世界銀行工作,有機會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去幫助世界上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是他的驕傲,也是國人的驕傲。我問:“你現在取得的種種成就是否達到了當年你父親對你的期許?”一直侃侃而談的他突然沉默了,眼眶慢慢紅了,繼而淚流滿面,哽咽無語。看得出他一直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淚水就是不聽話地撲簌簌地落下來。他25歲那年因為堅信中國最終的出路在於大陸這一邊,抱著兩個籃球泅海從金門游到內地。雖然後來終於與妻子團聚,但父親在臺灣臨終時他卻因為還戴著“投匪”的罪名而無法見最後一面。這樣的人生遺憾與痛楚,情何以堪?我不忍再問下去了。
常常有人問我,在我採訪過的人物當中,誰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我的回答是:王光美。2001年我在她北京的家中採訪她,正不知該如何稱呼她,她親切地說:“你叫我光美吧,大家都這麼叫我。”她先開啟衣櫃,讓我幫她找一件合適上鏡的衣服。衣櫃中不過十來件當季的衣服,我們都看中了一件天藍色的毛衣。她忽然想起了什麼,找出一條藍白相間的紗巾,在脖子上一圍,問我是否好看。她有著極好的品位,這恐怕與她的出身教養有關。她生於官宦人家,父親曾留學日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中國第一位原子物理專業的女性碩士畢業生。她獲得到了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全額獎學金,但是思想“左”傾的她成為北平軍事調停處中共代表團的翻譯,1947年她最終決定放棄留學機會,奔赴延安。她後來嫁給了劉少奇併成為了他已經有的5個孩子的母親。在“十年浩劫”中,她受到了百般羞辱。我在想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她始終和自己的丈夫站在一起?當時多少普通的家庭因為政治原因夫妻劃清界限,父子斷絕關係,而她卻在萬人批鬥會上從臺下衝到臺上拉著丈夫的手陪他一起挨鬥。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勇氣和感情?這之後12 年的牢獄生活,每一天只能夠看到窗戶縫裡的陽光,根據陽光的角度才知道晨昏晝夜。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苦痛?正在我採訪王光美之際,她的哥哥王光英正巧來訪。他先是靜靜地坐在一旁的沙發上聽著,漸漸地激動了起來,忍不住說:“光美對少奇,那真是無怨無悔啊!”繼爾泣不成聲。光美忙起身走到他身後,抱著他的頭輕聲說:“別激動,別激動,我都不哭了。你沾我的光也夠戧。要不我給你拿一片藥吃?”這一幕,讓現場所有的人動容。
世事人心,王光美看得太多,經歷了太多。出獄之後,看到了昔日丈夫的同事們是如何在判處他死刑的檔案上簽字。一個人經歷了這麼多的仇恨與背叛,見識了這麼多的醜惡與黑暗,她究竟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活過來?我問她:“當初你身邊的工作人員中有人教你的女兒唱打倒自己爸爸媽媽的歌曲。你不想知道這個人是誰嗎?”王光美說:“我不想知道。如果我要查任何一個人,這個人和他的家人肯定也會遭受不少麻煩。為什麼要讓痛苦延續下去呢?所以我不需要知道。”我問:“你是‘文革’的受害者,有沒有想過在這之前的歷次政治運動中,你也有可能冤枉過別人?”她應聲回答:“那真沒準!所以我就是希望中國不要再搞什麼運動。呼啦啦地打倒一大片,肯定會冤枉不少人。”王光美的母親就是因為受到牽連,最後死在北京監獄裡的。母親曾被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