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屠殺無辜的百姓。希姆萊認認真真回答說,顯然,伯爵的訊息不確切。他問伯納多特是否帶有具體的建議。
伯納多特提議,希姆萊釋放集中營內的挪威人和丹麥人並交由瑞典關押。這個要求本來微不足道,卻引出一連串對瑞典人的猛烈指責。這與伯納多特是風馬牛不相干的;希姆萊之所以這樣,恐怕是突然生出的恐懼心理所致。“我要是同意了你的建議”他說話時,眼睛不時眨巴著,“瑞典的報紙恐怕會登出大標題,說戰犯希姆萊,因怕受懲罰嚇破了膽,正設法贖買自由。”
接著,他又改變主意,說他或許會按伯納多特請求的去做——假若瑞典和盟國能向他保證停止在挪威的破壞活動的話。
“那是不可想象的”伯爵回答說。接著他又要求得到幾個小的讓步。希姆萊同意了。伯納多特的勇氣大了些,問,是否可讓嫁給德國男人的瑞典婦女返回家園。希姆萊當即予以拒絕。由於被逼至盡頭,希姆萊的態度變了。“你也許會覺得我多愁善感,甚至荒唐可笑,但是,我是發了誓要忠於阿道夫·希特勒的。作為一個軍人和一個德國人,我不能違反我的誓言。因此,我不能做出任何違反元首的計劃和願望的事情來。”
只在片刻前他還作出了可能會令希特勒大怒的讓步,現在呢,他卻在隨聲附和,跟著希特勒大談“布林什維克威脅”還說如東線崩潰,歐洲便會完蛋。然後,他又帶著感情,回憶了納粹運動初期的“光榮的”日子——“我一生中最美妙的年華”伯納多特勉強插進一個客氣的問題:關於德國對待猶太人的問題。“難道你們不承認猶太人中有好人,就像其它民族一樣嗎?我的朋友中很多是猶太人。”
“你說得對”他答道,“但是,在你們瑞典可沒有猶太人問題,所以你便理解不了德國的觀點。”
會談進行了兩個半小時。會談結束時,希姆萊答應在伯納多特回瑞典前對他所提的要求全部作出答覆。作為饋贈,伯納多特送給希姆萊——對斯堪的納維亞的民俗極感興趣——一本有關戰鼓的、成書於十七世紀的作品。
伯納多特回到了裡賓特洛甫的辦公室。這位外交部長似乎比先前更願出力,但是,他之過分高漲的情緒卻使伯納多特非常生氣。於是,伯納多特便伺機客氣地告辭而去。裡賓特洛甫立刻找來克萊施特,詢問誰是伯納多特的後臺。除了拯救斯堪的納維亞人外,他真正是的是什麼?克萊施特瞥見椅子上有個皮夾,鼓鼓囊囊的,裝滿了檔案。這是伯納多特的皮夾。克萊施特將它拾起,遞給裡賓特洛甫,以為他會翻閱裡邊的檔案。不料,他把皮夾裝進大信封,叫人送回給失主。克萊施特大受感動。“在大戰行將瓦解中”這似乎是獨一無二的”俠骨仙風姿態”裡賓特洛甫在斯德哥爾摩的代理人赫塞,並未從瑞典的銀行家瓦倫堡處得到多少鼓勵,因為後者認為,羅斯福和丘吉爾二人都決心摧毀德國。他建議讓德國人去探探東方。措辭明確的提案或許會令斯大林感興趣。“斯大林”他說,“未向西方承擔義務。”
數日後,赫塞在瑞典的報紙上看到一幅照片,使他又產生了希望。這幅照片照的是瓦倫堡的兄弟與俄國大使科隆泰夫人胳膊挽著胳膊,站立在俄國使館的臺階上。這可能是克里姆林宮對西方不滿,準備與希特勒和談的訊號。赫塞大受鼓舞,立刻趕回柏林,但他發現他的主子對瑞典傳來的訊息完全不感興趣。裡賓特洛甫臥病在床,精神不振。他有氣無力地說,一切都成了徒勞,與西方對話的機會一點兒也沒有了。“我們的敵人要將德國全部毀滅。他們拒絕進行任何能拯救德國人生命的談判之原因就在於此。”
赫塞堅持說,開始談判的真正的可能性還有兩個,一個是與西方(羅斯福的私人顧問奧爾遜曾告訴他,總統願意談判)另一個是與東方。聽到這話後,裡賓特洛甫活了過來。
他把赫塞留在自己的床邊,直到深夜。次日上午,他又將赫塞找來。3月16日這天是個晴天,陽光燦爛。裡賓特洛甫起了床,不耐煩地踱著步。“你的報告和意見我已仔細考慮過了”他說。令赫塞目瞪口呆的是,他竟令他返回斯德哥爾摩,開始與科隆泰進行對話。他的指示幾小時後便可拿到。“我已把它交給元首最後審批。你的機票已買好了。今晚你便可去斯德哥爾摩。”
當天下午以及當晚整晚,裡賓特洛甫和他的工作人員都在教給赫塞應如何對付俄國人。午夜剛過,他們便被電話聲打斷了。電話是外交部的赫維爾——他仍是最受元首信任的顧問之一——打來的。裡賓特洛甫一聽,臉色立刻白了。“請再說一遍”他簡短地說。片刻後,他將電話撂下。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