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頁)
什麼新玩意兒。在別的場合,他就這一問題一直在進行初步的談判,用猶太人進行訛詐,以透過談判求和。他也受到兩個值得懷疑的人的鼓勵。一個是他的按摩醫師,叫菲力克斯·克爾斯坦。此人是沒有學位的醫生,波羅的海地區人,生在愛沙尼亞。另一個是希姆萊的情報主任舒倫堡,一個唯利是圖者。他也試圖說服希姆萊,向政治犯和戰俘表示人道,能向全世界證明,他並不是個怪物。舒倫堡堅信,希特勒正在把德國和他自己引向毀滅,因此,他一直不知疲倦地敦促希姆萊去開拓每一條有可能通向和平的道路。
這卻不是個輕而易舉的差使,因為這些談判必須瞞著希特勒進行。另外,卡爾登勃魯納忠誠於他的元首,又討厭和不信任舒倫堡。卡爾登勃魯納曾不斷勸諫希姆萊,敦促他切不可搞得使希特勒不快——或更糟糕——的謀劃。這都是在他聽說克萊施特的最新建議前的事情。對克萊施特他是信任的,毫無疑問,希姆萊會把克萊施特派回瑞典去,這是原因之一。
但是,黨衛軍的暗中策劃卻成了這個樣子:克萊施特剛開始準備行動,便被召至卡爾登勃魯納的辦公室並獲通知,此事已與他無關。卡爾登勃魯納不能向他解釋的是,他的敵人舒倫堡剛把希姆萊說服,即叫他不要與外交部共享任何榮譽——於是,希姆萊便改派克爾斯坦前去做這筆交易。克爾斯坦立即就集中營內之斯堪的納維亞人的自由問題與瑞典外長開始談判。由於談判進展順利,雙方同意讓福爾克·伯納多特伯爵前往柏林,與希姆萊本人作出最終的安排。
由於克萊施特已被告知不準作聲,他的頂頭上司裡賓特洛甫對此事竟一無所知。後來,瑞典駐柏林大使無意中給希姆萊發了個正式照會,要求准許伯納多特與帝國長官會見一次——由於這是官方檔案,不消說,它必須經過外交部。裡賓特洛甫這才首次明白,原來他的對手早就瞞著他在進行和談。他把弗裡茨·赫塞找了來——此人在戰前曾不倦地為謀得與英國的和平而奔波。赫塞是否認為,伯納多特伯爵適合傳遞“和平觸角”赫塞用自己的一個問題作答:元首是否已允諾進行談判?沒有,裡賓特洛甫承認說,不過,也許可以將他說服。他們一起就這個問題草擬了一份備忘錄,並呈交給了希特勒。它雖未用“投降”這個字眼,赫塞也未被騙住。
他議論說,它比主動提出投降也好不了多少。他懷疑西方是否會考慮這些建議,但又說,“很好,你可試試,不過,我想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裡賓特洛甫是以與政敵希姆萊談判為開端的。令他驚奇的是,希姆萊十分願意合作;當聽說元首可能發覺伯納多特前來柏林談判的事情將超出人道主義時,希姆萊被嚇壞了。首先,他保證外交部將來會得到他個人的全力支援;然後,他答應下令取消希特勒關於消滅戰俘和關押在集中營內的犯人,不讓他們活著留給敵人的指示。裡賓特洛甫喜出望外,在向赫塞透露這點時好容易才忍住喜歡之淚。“是呀,我們現在總可以設法拯救德國人民了”他說。於是,他便於2月17日派赫塞前往斯德哥爾摩。
想來希姆萊必定是立刻便為其過早地向裡賓特洛甫所許下的諾言而後悔莫及的。一想到元首可能發現——並誤解——其之所為,希姆萊便嚇得魄散魂飛。伯納多特抵達柏林後,他竟拒不接見——除非他的兩個敵手(卡爾登勃魯納和裡賓特洛甫)先行會見伯爵。他暗想,這便可阻止他們在希特勒面前說三道四。兩人都很高興。首先會晤伯爵的是卡爾登勃魯納,但伯納多特卻要求直接與希姆萊打交道,便不願與他的助手多言,只提議讓瑞典的紅十字會派人到集中營內去工作。卡爾登勃魯納連連點頭,還說他“非常同意”讓伯納多特親自面見希姆萊。此舉令伯納多特好生驚奇。
不出一個小時,伯納多特便在外交部與裡賓特洛甫會談了——或者說,在聽他講。由於不知要聽裡賓特洛甫發言多久,伯納多特偷偷地上好了他的跑表。裡賓特洛甫口若懸河,講了一個題目又一個題目,滔滔不絕地講著納粹的陳詞濫調。末了,他宣佈,給人類作出了最大貢獻而迄今仍健在的人是“阿道夫·希特勒,毫無疑問是阿道夫·希特勒!”
他沉默了。伯納多特將跑表一按——裡賓特洛甫竟一口氣講了67分鐘!次日,伯納多特伯爵乘車前往格赫德醫生的療養院。這家療養院設在柏林北面約75英里的霍亨裡亨,系希姆萊非正式的總部。伯納多特覺得他和藹可親得令人難受。從外表看,希姆萊毫無窮兇極惡的樣子;他溫文爾雅,說話細聲細氣,兩隻小手的指甲修得整整齊齊。伯納多特告訴他,在瑞典引起公憤的是抓人當人質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