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現場(第3/3 頁)
接報案會讓咱們揪著這個報案人問東問西,你也知道的,有一些人雖然一輩子也未必做過什麼傷天害理、違法亂紀的事情,但是就是不喜歡和所謂的‘衙門口’打交道。另外一種可能性麼,我個人認為,有可能是報案人發現屍體的原因有些見不得光,所以不敢跟咱們面對面,因為那樣他也有麻煩。”
方圓點點頭,正好旁邊就有一個刑技的同事,她便趕忙問:“鎖被撬過麼?”
“還真沒有,”刑技的同事扭頭看了看方圓,搖搖頭,“別說是暴力撬鎖了,就算是技術開鎖,感覺都不像,門本身就不是什麼像樣的防盜門,鎖頭的安全級別也比較低,我原來也以為會是技術開鎖或者撬鎖之類的,結果現在看來還真不是,應該就是被鑰匙開啟的。我們剛才上來的時候,這個房子的門都沒關,就那麼大敞四開的,門口一串腳印走進去,又走出來,特別清晰,我們剛才還說呢,屋子裡其他地方都沒有那麼清楚的腳印,搞不好不是兇手留下的,是報案人。”
方圓點點頭,這樣的結論聽起來也是十分合理的,沒有任何撬門的痕跡,屋子裡又留下了明顯而又清晰的進出足跡,如果說是兇手留下來的,那麼這個兇手也未必有些太蠢了,最有可能的設想的確是與報案人有關,那麼為什麼門開著,沒有撬鎖的痕跡,那個留下腳印的人卻能夠進入到現場呢?難道這個人有鑰匙?
“看樣子這個報案人和死者之間有可能是有什麼比較親暱的關係吧?”方圓把自己的猜測說給戴煦聽,“不然的話,怎麼解釋沒有門鎖沒有被撬過,門還被開啟了呢?”
戴煦點點頭:“在目前這個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任何假設都可以成立,也都可能不成立,多一種想法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聽這話的意思,戴煦似乎並不十分認同方圓的猜測,方圓忍不住好奇的問:“那你有什麼想法呢?你覺得報案人可能是怎麼回事兒?”
戴煦聳了聳肩,似乎對考慮這個問題並不是十分感興趣,甚至有一點點的心不在焉,好像心思被什麼別的事情牽扯著似的:“現在連死者的身份都還不明確呢,就考慮什麼報案人的身份,甚至是報案人和死者到底是什麼關係,這好像有點太早了吧?沒有什麼意義,回頭再考慮也來得及。”(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