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另選的隊長,又是同樣結局。大家於是協商出一套班子成員共同管理集體的辦法。比如公章劈作三瓣,隊長、貧協主席和文書各拿一瓣,使用公章必須三人同時出面。倉庫設兩道門,每道門三把鎖,鑰匙分別由隊長、副隊長、民兵排長、倉庫保管、會計、出納各掌一枚,六人全部到場才能開倉。這有點公權制衡的意思,還真管用,隊上清明瞭好一陣子。可久而久之,還是出了問題。原來這些拿公章瓣和鑰匙的班子成員,大部分是隊長的人,不是他的人也被他拉了過去,公章鑰匙跟隊長一人拿著區別不太大,財務開支,招工招幹招兵,推薦上大學,都他一人說了算,還出現集體貪汙窩案,班子被一鍋端掉。再組建班子時,大家覺得僅有公權制衡還不行,班子成員得由不同人群代表組成。隊上有好幾個姓氏,每個姓都屬血緣宗室,分別由各宗室推舉自己的代表到班子裡任職,共同掌管公章瓣和倉庫鑰匙。任職時間不能太長,三年一換,包括隊長和其他班子成員。期間宗室代表違背本宗室利益,宗室可集體投票,將其罷免,另推代表。自此之後,監守自盜和濫用公權行為基本杜絕。
第一輯 領導也是人(4)
這個故事的意義很淺顯。生產隊長和生產隊班子成員都是人,是人就有慾望,就有一雙慾望之手。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思回頭,沒誰能按住手不往外伸。對付喜伸忘縮的手,法治是必要的,可也是遠遠不夠的,得有公權制衡。公權制衡面前,手仍有可乘之機,得靠選舉罷免機制,對其進行進一步制約。這就是草根智慧。草根乃生命之基,生命乃宇宙之魂,草根智慧便是宇宙智慧。
·戲臺上的官·
老家村外有個不起眼的小土丘。小時參加生產隊勞動,或上山打柴,下地割草,從小土丘旁經過,感覺累了,常會放下工具或柴草,坐到上面歇息一陣,一邊跟同伴們天上地下地神聊海侃。聊著侃著,話題就到了屁股下面的小土丘,有人說裡面埋著一臺官戲。戲是拿來演給人看的,怎麼就埋到土裡去了呢?這事說起來還頗有些來頭。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村上來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見村子不大,卻山環水繞,林茂竹密,青龍左高,白虎右低,怎麼看都是個該出些人物的地方。國人所謂的人物,自然就是威風八面手執生殺大權的大官小吏了。老者便問村人,是希望村裡人人都有官做,還是隻讓少數幾個人做官。村人不知此話的玄機,自然願意人人都有官做。聖人有言,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呢。村人不見得知道聖人言,卻知道那句有福同享有難同擔的老話,樂意好事大家佔,同喜同樂,不願個別幾個人騎在人民頭上拉屎拉尿,作威作福。老者說這好辦,手在空中劃一道弧,頓時變出上百件官服和全套鑼鼓響器。村人興奮不已,有的敲鑼打鼓,有的官服加身,以木樓為臺,擺開架勢,演唱起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逢年過節或農閒時,村民們便湊到一處,披掛上陣,熱鬧一番。演的什麼劇種,也沒人說得清,估計不是儺戲,便是祁劇,放在今天也該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內容與別處戲劇沒啥區別,多為帝王將相和達官貴人的恩怨情仇。這當然並不怎麼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有官做,個個都是人物,村人也就心滿意足,樂此不疲。
這種民間傳說自然不是吾村先民的獨創,估計別處也有過類似的說法。千百年來,我們最崇拜的就是這個官字,誰都想著做官,可真能做上官的究竟只是極少數。現實裡的官做不上,那麼穿著官袍子,端著官架子,邁著官步子,打著官腔子,自作多情做做戲臺上的官,風光風光,該不會有人來阻攔你吧?我忽然想起一句耳熟能詳的老話:什麼藤結什麼瓜,什麼階級說什麼話。事實好像也不完全如此。想鄉下人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勞累艱辛,從不覺得這有什麼好炫耀的,倒喜歡把自己羨慕的大人物搬上戲臺,過一把官癮。又不過是業餘尋尋開心,不是衣食無憂的文藝工作者,也就沒有上級指令的硬性任務,非得表現什麼戰天鬥地的火熱生活,愛怎麼演就怎麼演。這官戲也不知演了多少朝多少代,反正純屬自娛自樂,戲裝道具和樂器響器又都是現成的,不用出一分錢的場租費和大腕出場費,工商文化等部門也不上門打秋風,也就百年千年地流傳下來,盛演不衰。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輯 領導也是人(5)
不想一日有高人從村上經過,一看覺得是個藏龍臥虎之地,趕忙翻身下馬,小心步行進村,生怕有所冒犯。一邊朝村人打聽,村上有什麼顯官重吏,好登門請安。村人樸實慣了,不會無中生有,編假話哄人,只得如實稟告,村上從沒出過像樣點的人物,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