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就會對父母的教導懷疑乃至牴觸了。所以,回答問題時,要考慮孩子日後的發展,從一開初,就給予孩子正確的、科學的回答。
“死了就是死了,什麼也做不了了。”
孩子的心靈是稚嫩的,儘管上述說法比較科學,但是語氣卻如斥責孩子一般。與孩子交流不僅需要正確的語言說服,亦需要語氣、姿勢的和緩舒坦,讓孩子覺得和爸爸媽媽交流、向爸爸媽媽提問是有意思的、能得到結果的。
“小孩子別問這麼多。”
一般來說,由於孩子的心智還未發育完全,因此父母最好不要主動向孩子說起死亡的事情。但是,一旦孩子問起,父母也不能逃避、推諉或以含糊不清的語言敷衍了事。因為孩子的心性是對越不知道的東西越是好奇,父母不跟他正面講,他會因此更好奇,在透過別的方式瞭解到死亡的含義時,會感到恐懼或者認識出現偏差。
因此,當孩子問到時,必須正面回答,但是,父母對此問題應該點到則止,滿足了孩子想知道的東西后就可以立即結束談話。
“爺爺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但我們現在還去不了。”
在孩子很小、對衰老和死亡還沒有什麼概念的時候,這種回答起碼會給孩子一個安慰。但是如果孩子大了,或者是孩子喜歡刨根問底,那麼還是較為正面的回答較好。
“去世就是說永遠離開你了。爺爺年齡大了,年齡大了就會去世的。但是你也不要太悲傷,因為爺爺是微笑著離開你的。”
在孩子問及死亡的問題時,父母首先需要客觀地告訴孩子人老了都會死的,但是也要給孩子這樣一種意識:死亡距離我們還很遙遠,我們還會相處好長一段時間。這樣就會使孩子覺得時間還很長,不會因為受到死亡威脅而焦慮不安。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生老病死都是需要面對的重大人生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有些父母尚不能完全明白,更何況一個幾歲的孩子。因此,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父母更應該小心翼翼。一方面不能打消孩子渴求答案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不能讓孩子揹負過重的心理負擔。
為什麼爺爺那麼長時間不來看我呢?(2)
父母首先要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才能以正確的語言和行為方式引導孩子們面對這些人生難題。在面對此類問題時,要在衡量孩子的認知能力、年齡、心理因素的基礎上,在孩子可以理解的範圍內小心回答。一般說來,父母可以從周圍的環境入手,讓孩子明白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是很正常的,也是不令人害怕的。萬不可忌諱回答這些問題。當孩子問及時,家長如果避諱或顯示出恐懼,孩子就會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受歡迎的題目。然而他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回答,他也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解開這些疑慮。
孩子第一次主動發問死亡問題一般在4~5歲。此時,孩子並不太懂“死”這個詞彙的含義。
6~7歲的孩子一般不認為死亡是一個生命的終結,多數會認為“死”只是暫時的離開,不久就會歸來。
7~9歲的孩子則對死亡已經有了較客觀的認識,知道死亡是永久的離別。
研究指出,孩子面對親人去世,往往恐懼大於哀傷,產生嚴重的失落感,認為失去了一個重要的依靠,甚至幻想著自己也即將死去。一方面,他們很難接受死亡造成的既成事實,另一方面死亡帶來的驚恐會造成情感上的長期困惑。因此,父母在面對孩子提出的這些問題時,一方面要正面地告訴他死亡的含義,另一方面要告訴他死亡離我們還很遠,不至於讓他陷入死亡的恐懼之中。
為什麼一定要吃蔬菜?
又到吃飯的時間了,咪咪津津有味地吃著媽媽做的紅燒排骨,但對於蔬菜卻毫不理睬,於是媽媽夾了一塊蔬菜放到咪咪的小碗裡,說道:“寶寶,蔬菜也要吃哦。”
“可是,我只喜歡吃肉,為什麼一定要吃蔬菜?”咪咪不解地問。
我不喜歡吃芹菜,為什麼還要讓我吃呢?
為什麼要吃雞蛋?
為什麼要吃肉和海鮮?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孩子小的時候早一點給孩子吃蔬菜可以避免日後厭食蔬菜。但是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或者不喜歡吃某些種類的蔬菜。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不喜歡某種蔬菜的特殊味道;二是由於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不容易嚼爛,孩子的咀嚼能力差,難以下嚥;三是孩子有挑食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