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頭。
先生導引著一臉端肅的嚴老夫子走進來坐定,“且背吧,字字句句不得含混”。
聽他這般說,唐缺也不廢話,開口處便從開篇一路背了下去,後世裡讀了二十多年書,像這樣的背書也不知道被老師檢查過多少回?身為優等生的唐缺幾乎次次都受表揚,這自然而言的就培養出一種自信來,表現在此時就是絲毫沒有其他學子慣常的緊張。先生也就罷了,要知道村學裡其他的蒙童但凡對著嚴老夫子那張臉,多有嚇的話都說不囫圇的。
一柱香時間過去了,兩柱香時間過去了,唐缺語聲清朗,侃侃而誦,句句之間字正腔圓,毫無遲滯,先生已經是滿臉不可思議之色,倒是一臉端肅的嚴老夫子微眯了雙眼,頭也隨著唐缺的背誦微微搖晃,其情景依稀似是回到了自己少年初開蒙時的時光。
又過了半柱香時間,唐缺正背到“退避三舍,齊乃勝楚”時,就見睜開眼來的嚴老夫子擺了擺手,他也就停了下來。
“你且去村中打問一下這唐成的舊事,尤其要問清楚他過去是否進過學”,嚴老夫子低聲向先生吩咐了一句後,重又微眯上眼睛,“城濮之戰就不用在背了,你就從‘煬帝失德,二世亡隋’再開始吧”。
一下子從春秋的齊楚爭霸跳到唐興代隋,中間也不知省了多少頁碼篇幅,這對口乾舌燥的唐缺而言著實是個好訊息,當下就接著往下背去,直到他把國朝爭霸定鼎到貞觀盛世的事背完,前面走出去的先生還沒回來。
終於背完最後一個字後,唐缺長吐出一口氣,蓮花落般的《兔園策府》不難背,但要是這樣長篇大論背的多了,也著實累人哪。
“好!句讀也就罷了,難得你記誦熟練毫無遲滯,且字音歸正,並無謬誤,當得一個‘佳’字”,嚴老夫子頷首輕讚了幾句,“只是背雖能背,這些史實典故你可知其意?”。
史實倒好好些,畢竟這些都是初高中歷史書中學過的,但是論及典故唐缺就不敢託大了,畢竟這些典故他也是隻知大概,若要細講實在是不行,“大略能知道”。
“噢!”,五天時間能背下這樣一篇長文字倒不讓嚴老夫子太吃驚,畢竟他當年也是隻花了九天就全部給背了下來,考慮到他那時不過八歲,而今天的唐成已經十六七,那時間上的差距儘可抵消。但除了背誦之外竟然還能知道其中的典故史實,這就怪不得原本一直端坐的嚴老夫子猛然坐直身子了,要知道這本《兔園冊府》其實還兼著後世歷史書的功能,自鴻蒙開闢,三皇五帝直到國朝貞觀的大事演變都在其中,所以此書文字雖然簡單,但包含的資訊量卻非常巨大,這也是為什麼蒙學中光《兔園冊》就要開講一年的原因所在。
“那你說說‘合縱連橫’是什麼意思?”。
蘇秦與張儀二人同出於鬼谷子門下,不過師兄弟兩人卻一人合縱,一人連橫。所謂合縱便是張儀提出的“合眾弱以擊一強”,這一強自然指的的是強秦;而所謂連橫則是輔佐秦國的張儀提出的“合一強以擊眾弱”,張儀也正是憑藉連橫之策,以小恩小惠及無所不用其極的懷柔恐嚇分化等術破除六國縱約,從而使強者恆強,弱者愈弱。
當其時也,各為其主的師兄弟兩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攪動天下二十年,其情形恰如《戰國策》中所說,這兩人是“一怒則天下懼,安居則天下熄”,蘇秦固然是成就了“身佩六國相印”的不世功業,張儀也高封侯爵。正是憑藉各自的功業,蘇秦、張儀這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生在大亂之世與孫臏、龐涓一起被合稱為鬼谷子門下四大弟子。
這段歷史正是唐缺後世學先秦兩漢文學時老師濃墨重彩講述的內容,不過老師那時最感興趣的卻是整個戰國史上最神龍不見首尾的鬼谷子。
聽唐缺說的半點不差,嚴老夫子未予置評,接著問道:“你且說說‘蕭規曹隨’又是何意?”。
第十四章 課業檢查〈下〉
“這說的是西漢初年兩位宰相蕭何與曹參的舊事,蕭何做宰相時以賢能知名,自他死後曹參繼任為相,但他這個相國上任數年,卻只是遵循舊制沒對蕭何生前制定的政令有一字改動……”。
“黃老之學”
“竹林七賢”
“梁以代齊”
隨著嚴老夫子一個又一個問題丟擲來,唐缺依稀有回到後世大學考場的感覺,眼下他在做的就是解答一個個名詞解釋,好在這些問題都在中文系主幹課程覆蓋範圍內,所以倒也盡數答了下來。隨著他應答如流,嚴老夫子的坐姿也越來越正,原本一直微眯著的雙眼早全部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