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打實的皇親國戚,雖則現在是罪臣身份,沒有自辯之前需要避嫌,不能太活絡鑽營,但在這裡也必不太過小心,不然平白顯得小家子氣心虛。
從他上京到等待自辯的這些日子,弟弟明瑞做了許多事,他自己也在江南留了不少佈置,自認為那個姓李的小官想只憑著一本帳冊就扳倒他是痴心妄想,因此行動言語間絲毫不顯緊張憂慮,倒讓旁得人有些欽佩他的氣度。
正寒暄著中又陸陸續續來了幾乘朱輪紫韁的馬車。馬車前掛的牛角燈螢黃的燈火在夜色中微微搖晃,主人從車上下來,明安一看,恆郡王胤祺、九貝勒胤禟竟都在其中,忙上前行禮請安。他是鑲黃旗下,而胤祺現下卻領著鑲黃旗,是鑲黃旗的旗主,即便不提他們的天家身份,不論宜太妃這邊的關係,也是他的主子,是以他的態度很是恭敬。
宜太妃素來看重這個內侄,以前見面都是讓胤祺以“表兄”相稱的,胤祺習慣性地伸手去扶他,旁邊有人冷冷地“哼”了一聲,卻是同他們一道過來的雍郡王胤禛。胤祺這才想起來他現在地身份不宜太過熱絡,有些尷尬地收回手來,道:“表哥不必多禮。”
胤禟卻不理會胤禛地冷臉,大喇喇地拍拍他的肩膀說道:“表哥,我信你不會有事,咱郭絡羅家的人豈會被個小芝麻官兒扳倒!”
胤祺更加尷尬,看了胤禛一眼——他一直有點怵這個總是冷冰冰的四哥,責道:“胤禟,你越來越沒有分寸了,這話也是你可以說的?二哥真是把你慣壞了!”
胤禟向來不怕他,翻了個白眼道:“我為什麼就不能說了?”壞壞一笑,“難道說你相信明安表哥真做了那些事?”
其實明安有沒有做下那些事站在這裡的人都知肚明,沒人同江南沒有些首尾。這件御前官司的重心不在於有沒有這些事,而在於皇上會怎麼斷,偏向哪一方,角力地兩方哪一方的力量更大而已。但這話的是與否,在朝會結果出來之前卻是不可以亂說的。胤祺沉下了臉,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今日朝會上自有二哥評斷,又不干你的事,你費的甚麼心?”
一對天家兄弟為他起了爭執,明安跪在原地沒有敢起來,偷偷抬眼覷了一眼,卻不防觸到雍郡王胤禛冷冷地打量的目光,忙又低下頭去。
胤禟正想再反駁句什麼,身後有人輕笑一聲,道:“九弟你這是怎麼又惹到五哥了?”
幾人回過頭去,卻是八貝勒胤禩剛從馬車上下來。他揚揚下巴笑著示意了下還跪在原地的明安,道:“這是?”
胤祺忙道:“這是江南總兵明安,我外家的表兄。表哥快起來吧,這位是八貝勒。”
明安忙又給胤禩請安。
胤禩眼中閃過一絲恍然,親手扶他起來,笑微微道:“明安總兵不必多禮,宜母妃在宮裡向來很是照應我,五哥、胤禟都稱您表哥,我也是該叫一聲表哥的。”
明安沒想到這位八貝勒這麼謙遜、平易近人,受寵若驚地連道:“不敢。”
明安幼時很得宜太妃寵愛,多在宮中走動,見過的阿哥格格不少,這位八貝勒卻沒有見過,這時不免暗中打量。只見這位八貝勒二十來歲年紀,溫文爾雅,貌若好女,未語先笑,一身寶藍四爪團龍補服,站在微微晃動地燈暈下直似玉樹臨風一般,比之冰冷的四郡王、溫煦的五郡王、極似姑母宜太妃的九貝勒另是一番風姿。明安不由暗想這幾位天潢貴胄倒都是好相貌,不愧是龍椅上那位的骨肉兄弟。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胤禩便說不耽擱他給別的主子請安,自己走開了,明安便雍郡王、誠郡王各個親王地一個一個過去行禮。
他雖有爵位,在這些人面前卻是算不上什麼,況且滿洲這些著族大姓間俱是聯絡有親的,誰跟誰都扯得上點關係,他輩分又不高,這番寒暄廝見可是好費了一番工夫。
宮門外等待的人漸漸越彙集越多,幾乎來一個他都得廝見一番,也不知過了多久門終於開了,大家方停止了閒話,向宮裡走去。
可能是因為紫禁城主體是木質結構,害怕失火的原因,除了親王之外,其餘的入宮是都不允許打燈的。但從東華門至太極門這一路上路邊也都沒有燈,這麼漆黑地長長一段路走過去可不容易,大家都跟在有燈的人身後,不敢走快,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裡挪。
明安也跟著人尾慢慢走,好容易到了太極門地廣場上才鬆了口氣。這時天際終於有了一線微光。
匯合到太極門前廣場上地王公宗室和文武百官按位置站好佇列,又過了片刻,三聲清脆的鞭響,御駕方到了。
御駕升座,按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