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部分(第3/4 頁)
致命漏洞:窮盡畢生將力量收歸己有的道士,能在一瞬間施放法術,新法修行者甚至來不及調動一塊石頭。
慕行秋將希望寄託在念心幻術傳說中的第十一層——無心之用。
他最初制定計劃的時候對芳芳的新法門一無所知,無心之用擊敗昆沌的可能不到百分之一,現在,他的信心更多了一些。
“咱們的肉身其實就在旁邊,我正在嘗試回到自己的肉身裡,那樣的話就能施法了,此地由九大至寶共同製造,我想用法術將它們一一找出來,然後以珍奇樓造出一具法身,再從瞬息臺裡召出殘魂。”
這就是慕行秋的計劃,甘知味看不懂,慕行秋又補充了一些解釋,最後說:“我需要你的幫助,拔魔洞裡萬物死寂,只有咱們的魂魄還蘊含著一點力量,以新法門互聯的話,或許可以施展簡單的法術,讓魂魄重回肉身。參與的魂魄越多越好,不過現在只能先從咱們兩個開始。”
其它珍珠裡的魂魄不是在專心存想,就是信心不足,甘知味是對新法門接受度最高的人。
“事已至此,就拼上一次吧。”甘知味極為興奮,“我有點相信左流英了,慕行秋,能與你並肩戰鬥是我的榮幸。”
第九百五十八章功敗垂成
甘知味是慕行秋唯一的助手,在一切死寂的黑暗之中,他們是僅有的一對交流者,其他人要麼像沈昊一樣專心存想,幾乎不睜眼,要麼再度滑向身魂分離,珍珠變得越來越暗淡,這兩種人都對交流不感興趣。
慕行秋一度以文字挽救了許多人,可他激起的信心無法長久維持,最終還是會敗給無盡的黑暗與恐懼,無論是道統的舊法門還是他提供的新法門都無濟於事。
就連甘知味,經過一輪輪的答疑解惑之後,也還是無法全盤接受新法門,他自己倒是很願意相信慕行秋,可進入存想狀態之後,舊法門的一些習慣還是會不知不覺地出現,打斷新的修行方法。
慕行秋沒法埋怨甘知味,他自己的經歷極為特殊,剛加入道統不久修行的就是逆天之術,然後是中斷數萬年的念心幻術,退出道統之後,接觸的法門一個比一個古怪,早已為今日的“叛逆”做好了充足的鋪墊。
至於芳芳,則是物極必反,她對道統法術的思考已經達到極致,前方無路可走,正處於苦苦探索的時期,因此一看到慕行秋腦海中的諸多法門,立刻就能接受,還能加以融會貫通,若是再早上幾年,她未必能這麼快去除心中的固有觀念。
甘知味和其他道士沒有這麼多的經歷,所見所聞最為離經叛道的法門無非是自然道和煉獸之法,它們粗看上去獨特別緻,細究起來也沒有完全脫離道統的範疇。
在一片沉寂當中,任何修行法門的效果都微乎其微,“洞開七竅”是道統修行的最低境界,取得者甚至不配被稱為道士,在拔魔洞是卻是修行的巔峰。慕行秋能想象出新法門的強大威力,甚至要憑此與昆沌一戰,甘知味不能,其他道士更不能。
又有兩顆珍珠連同肉身一塊消失,殘魂進入無我之地,最後一瞬的餘光照亮四周,修行取得一定進展的甘知味也看到了皇京,這讓他對慕行秋和新法門的信念更加堅定,不知過去多久,他終於洞開魂魄七竅,可以試著與慕行秋聯手了。
第一步最簡單,卻一點也不輕鬆。慕行秋要讓兩顆珍珠互相靠近,在此之前,所謂“靠近”只是視力增強之後的錯覺,真實的距離其實絲毫未變。最難之處正在於此,如果能改變“真實”,哪怕只是一點點,也能證明慕行秋提供的新法門是有用的,接下來只需要順著這個方向走得更遠一些。
芳芳在荒蕪之中埋入一粒種子,慕行秋將它培植成一顆小樹,如今要結出第一枚果實。
慕行秋首先嚐試,沒能成功,甘知味做了太久的道士,防護意識根深蒂固,即使自己想放開也做不到,他的魂魄之力拒絕與任何外來力量融合。
於是兩人互換角色,由甘知味嘗試操控慕行秋的魂魄之力。第一次也沒有成功,慕行秋如此相信新法門,臨到關頭也沒有做到完全放鬆,甘知味也不夠堅定,畢竟觸碰生魂是道統大忌之一。
燈燭科以複雜的法術加上法器的輔助,才能操控死魂,慕行秋曾經憑念心幻術和少量燈燭科法術自創了驅魂之術,同樣不能缺少法器,現在他和甘知味卻要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憑藉空想出來的法術互相影響,其難度可想而知。
一次不行,那就兩次、三次……慕行秋甘知味不停地嘗試,就像是隔著一道牆的兩名囚犯,孜孜不倦地用手指摳下一塊塊牆皮和小石子,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