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我雖然還裝成鎮靜,但睡覺後就暴露了―――我很激動。
Dday就是今天我要去省城,到解放軍K大報到。
很多年以後,當大學擴招到街上隨便扔個磚頭就會砸倒一片大學生時,上大學那天實在不能再稱為Dday了。
但那時候不一樣,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上大學,就意味著鐵飯碗,鐵飯碗就意味著高人一等。
所謂高人一等,是因為那時候,上大學最起碼要農轉非。
當時,統治者把人分為農業糧和商品糧戶口兩大等。
二者的區別倒不大,也就是天堂與人間的關係。
農業戶口,就不用說了,你一代為農代代種地。
非農業戶口呢,你一出生,到派出所報戶口,那你就是國家奉養的人之一,你家的糧本上就多了一頁,國家每個月就要給你發上幾斤到十幾斤糧票。
超級囉嗦名詞解釋下,糧票,就是購買糧食及其用品需要的票證。今天已經是收藏愛好者的藏品了。
這個糧票,理論上講是用來買糧食的憑證,不是有價證券。但是,我在一中上學時,去外邊的飯店買饅頭吃,如果沒有糧票就每兩加二分錢,也就是一斤按兩毛折算。同時,人家吃商品糧的同學買飯票是用從糧本轉來的糧票,那是國家發的。我們買飯票,要先到糧店交些糧食,人家糧店出具一個“兌糧證”,我憑這個兌糧證買飯票,可見,糧票雖然不是有價證券但它確實是有價的。
這樣一來,最起碼,吃商品糧,只要一出生,國家就會發放相當於錢的糧票。
這種情況,在兩千多年的中國史中,只有清朝出現過,那時候是公開的制度是,八旗子弟“三歲小孩有俸祿”。
當然,每個月發點糧票還不算國家對吃商品糧的呵護。
最大的呵護是,我們農民的孩子,中學畢業,就回田裡赤腳。但吃商品糧的,你考不上大學,可以去考工,頂差也是集體工廠安排。
我們高考時,有幾個商品糧的同學沒考上大學,人家就不上中專,直接參加招工,結果,縣一中畢業省也不是吹出來的,他們都考上了銀行電力等,到4年後我大學畢業,人家已經是混出模樣的小頭了。
也就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