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到另外一個翻版,這樣硬碰硬,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如果我們問孩子:“到底是什麼事?說給爸爸媽媽聽。”結果孩子沉默不語,低著頭。問了兩次還是沒有回應,我們不妨說:“那麼大家冷靜想想,找個機會再談吧!”
還有,儘管是“對的人”,可是時機不對,地點也不適合(例如,有其他人在場),可能造成“反效果”,最好“分段式溝通”,在應該暫停的地方趕快給雙方一個臺階下。當第二次再去私下溝通、聆聽時,我們比較有機會看到一個態度和緩、願意認錯,或者願意心平氣和解釋的孩子。
總之,到了“真心接納”的階段,親子之間有充分的瞭解,互相願意聆聽對方的心聲,這樣一來,很多事就好溝通了,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及早注意到孩子成長中的一些身心狀態,避免因溝通不良造成憾事。
。 想看書來
如果孩子是“火燒屁股症候群”
育傑是個中學生,平日在學校一派對功課滿不在乎的輕鬆模樣,總以為自己考試一定能過關,讓同學羨慕不已。
事實上,育傑在家是個緊張大師,只要媽媽晚十分鐘叫他起床,他總是大呼小叫的,彷彿發生了很嚴重的事情。
有一次考試日期快到了,他非但沒有定下心來唸書,反而晃來晃去,嘴裡直嚷著:“快來不及了!快來不及了!”
直到考前一夜,才見育傑徹夜苦讀,咖啡一杯接一杯地喝,廁所一趟又一趟地跑。熬到早上,只見他帶著浮腫的雙眼,精神不濟地去上學。
育傑的爸媽對他的狀況頭痛不已,屢勸不聽之後,他們決定求助心理醫師。
�
找出模式
每個人都有些認知上和行為上的既定模式,這些模式從小不知不覺地形成,並且在往後的人生旅程中反覆地出現。
育傑在小學五年級時,有一次半夜偷偷起床準備考試,意外地,竟然考了全班第一名!當時不知情的爸媽逢人就誇育傑,使育傑誤以為熬夜必然與高分畫上等號,漸漸養成熬夜唸書的習慣。
小學的課程或許一個晚上就可以充分完成,但是到了中學,需要複習、演練的題目越來越多,哪是一個晚上就能夠完成的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