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1/4 頁)
至於說沒有固定的辦事衙門,則是那位攤販老闆誤解了。巡按御史按期周行所部各府州縣,必須有固定的治所才能就便處理公務及飲食起居。因此,各府州縣衙署附近皆建有察院公司,即“專為監察御史、按察司官,出巡聽理詞訟、照刷文卷而設。”御史及按察司官留住處理公務時,地方官府必須派兵守護,閒雜人等不得靠近,即使是地方行政長官,未經允許也不得擅自入內。巡按御史或按察司官的巡視範圍很大,並不拘泥於是一州一縣,因此大體上總是流動辦工——這也是攤販老闆誤解八府巡按沒有固定辦事衙門地緣故。
都察院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而監察部刑局按察司額定官員只不過區區五名。朱怎麼也想不到,無論是人數還是權威都更佔優勢地前提下,一字並肩王一系在民間居然比自己獲得了更多的好評。
朱棣強忍著沮喪,不恥下問道:“老闆,當今皇上派遣御史、給事中分行天下,撫安軍民、賑濟災民、考察吏政、複核和受理訴訟案件、考察政教民情、查勘農田水利及公共設施……你為什麼會更感激一字並肩王呢?”
“當今皇上自然沒得說,”攤販老闆憨憨一笑。“可那些為惡的胥吏更害怕一字並肩王派出的八府巡撫,而胥吏規矩了,我們的日子才過得更加舒坦……”
舒坦你妹!
朱棣談興全無,站起身來吩咐結帳。經過馬三保身邊時,朱棣卻也沒忘了吩咐他按上次那樣辦理。
朱習慣是每到一處先吃美食,接下來便是逛美景。
蘇州四大名園中,唯留園目前尚未建立,拙政園、獅子林、滄浪亭都已存在。而且古代蘇州歷史上風行建造私家園林,名園遍佈,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後世蘇州絕大部分私家園林都遭受了徹底或不徹底的破壞,倖存地園林極少,但在這種條件下尚且仍然是中國最為有名的旅遊城市之一。如今蘇州有著大量儲存完好、原汁原味的私家園林,想來風景更佳。可朱現在卻一點遊玩的興致都沒有,而是一臉晦氣地徑直朝著寧王府而去。楊榮等人顫顫驚驚地躡腳跟在後面,生怕朱棣將一腔邪火撒到自己身上。
城內本該禁止縱馬飛奔的,可朱棣卻不管不顧,上馬後便一計馬鞭,然後在城中飛奔起來,驚得道上行人紛紛避上。自穿越以來,朱還是第一次風馳電掣般地縱馬狂奔,這時他才隱約體驗到“速度”原來也有如此快人心脾的作用。
……
寧王府裡,朱權正悠哉悠哉地喝著銀魚氽湯。這太湖銀魚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軟骨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在清康熙年間曾被列為貢品,可想而知味道自然是好地。正感嘆著當初自己當機立斷拋下雄心壯志來蘇州享福是個正確無比的選擇,突然簾一響,楊榮、張輔一邊一個挑起簾子,朱棣檻而入,瞟了朱權一眼。
“很會享受嘛。”
朱權幾乎跳起來,瞪大了眼,彷彿不認識自己地四哥了。
他結結巴巴地問道:“皇……皇上,您怎麼來了?”
朱沒好氣地說道:“怎麼,蘇州如今已經是你的獨立王國,不許朕來?”
朱權“撲通”一聲匍匐在地。這種誅心之語沒辦法回答,所以只能請罪:“臣弟萬死,請皇上恕罪。”
朱棣也知道這種遷怒很沒有格調,走到主位上坐下,嘆口氣,讓朱權起身。
當初一字並肩王體系是他自己設計地,而迫使一字系監察官員為了生存而不得不瘋狗似地,同樣也是他算計地結果。朱棣萬萬沒想到,這次居然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地腳。
在官吏的眼中,一字並肩王一系吃相太難看。若是現在舉行由官吏為投票人的民主選舉,想必最後的選舉結果仍然會是朱棣獲勝。可是讓朱棣鬱悶的是,沒想到一字系那瘋狂的行為居然在民間獲得好評——官員違法畢竟不直接與小民接觸,反而是充當爪牙直接與百姓打交道的胥吏更遭恨。
這種算計失敗,事情脫離掌握的感覺實在太令人鬱悶了。心情極為煩躁的朱棣禁不住生起一縷殺機。
朱權那麼聰明地人自然知道皇上此刻心情不好,他急速轉著念頭,用目光詢問馬三保和張輔。馬三保和張輔和寧王在靖難之役中打過交道,但這時馬三
輔也顧不得這份交情了。就在朱眼皮子底下,怎明白?……即便皇上不在跟前,他們也絕不能將皇上心情不好地原因說出去—若胡亂說皇上對一字並肩王起了忌憚之心,將來傳到皇上耳朵裡,還有命嗎?張輔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臉朝向壁間看起了字畫;馬三保就住著皇宮,偶爾可以看到那位兩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