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4 頁)
了隊,結果要麼戰死了,要麼被秋後算帳處死了,運氣最好的也是被當作苦役戶送往大明本土。這些人地反對意見,也沒誰會在乎。
另外,流落在民間的陳氏宗族也獲得了分封,比如說歷史上後來起兵造反的陳、陳季擴父子。只不過由於胡一元篡位後對舊於陳氏子孫進行了殘酷的清洗,因此獲得分封的陳氏宗族並不多。
最令人吃驚的則是胡朝偽世子胡被冊封為安南的有邑貴族了。
朱棣對胡氏父子的處理十分殘酷,他們受了千刀萬剮之刑,直到第九天才斃命。但是除了胡一元和胡漢蒼之外,對其他人的處理卻不僅僅是輕的問題,而是極為寬容。左相胡元澄、偽世子胡等人皆獲赦免——僅赦免,胡元澄還立即被任命為工部主事,負責改造火槍。而偽世子胡更是獲得了安南的有邑三等伯爵爵位。
沒人想得通這是為什麼……朱~私底下對太子朱高熾的解釋自然不可能傳到安南諸人的耳中。當時朱~面對滿臉疑惑的朱高熾笑著說道:“反正中央對有邑貴族的控制力度有限。留一點蒂兒,讓他們將對方視為最大的仇敵互相監視著,省我們多少心!”
第二類獲得冊封的有邑貴族則是明軍的有功將士。在這一類封臣中,由於荊、湖、閩、浙、廣西、巴蜀、建昌、雲貴等地的有邑貴族私兵在數量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因此他們所獲得的封地總量竟然不比正規軍將士獲得的少。
烈屬采邑也屬於這一類。烈屬采邑一般交給傷殘退伍官兵代為管理,然後每年將采邑收入烈士陵園,再由烈士陵園將之轉交給烈士家屬。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安南戰爭中正規軍將士所獲得的最高有邑爵位是三等伯爵,這個爵位自然非徵夷將軍、總兵官張輔莫屬了。而獲得有邑一等子爵爵位的有兩人,除了西平候、左副將軍沐晟外,另一個竟然是之前只不過是百戶的阿牛。當然,安南戰爭結束後評定功勳後,阿牛已經由正五品的百戶連升四級成了正四品的衛指揮僉事——可即便是衛指揮僉事,在安南遠征大軍中也算不了什麼。所以,阿牛被封為有邑一等子爵的事情對低階軍官們造成了極大的激勵作用。
根據規定,凡是獲得有邑爵位者,可以在三個月內辭去軍職前往領地生活。若是不打算辭去軍職,那麼過了三個月的期限後就不得擅自離開軍伍了,否則以逃兵論處。獲得采邑的將士如果打算繼續服役,那就必須將采邑交給信任的人管理。
第三類則是之前購買了安南戰爭股票的百姓們。當時心不甘情不願地被迫購買戰爭股票的人,如今卻驚喜地發現自己竟然真的只花了這麼點錢便成為了有邑貴族。只不過,由於戰爭股票這種東西是第一次出現,那時人們對此沒有太大的信心,所以購買並不積極,最後還是朱棣透過行政手段強迫富戶認購的。所以,透過購買戰爭股票而成為有邑貴族的人數雖然不算很少,但基本上都是爵位最低的有邑恩騎尉。到了兌現的時候,當初沒敢購買戰爭股票的人自然大嘆可惜,而只是象徵性地購買了一兩股的人同樣感到後悔不已。因為,五百貫便能夠購買一個有邑貴族的爵位實在是太便宜了!將來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再遇到這種便宜事呢!
儘管富戶本人並不願意離開家鄉前往陌生的安南,但由於《長子繼承法》的存在,因此這種有邑貴族爵位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家中只有一個兒子的富戶似乎有些麻煩,因為他本人肯定不願意離開家鄉,同時也不會捨得讓唯一的兒子離開家鄉,因此這個有邑爵位似乎浪費了。但事實上,這種麻煩卻根本不存在。因為,富戶可以任命自己所信任的親族或是管家前往采邑代為管理,也可以賣掉這個爵位。
不過,選擇賣掉爵位的富戶卻極為罕見。因為,哪怕家中只有獨子的富戶大多會選擇將采邑交給信任的人去管理,因為這樣做,他便可以頂著一個貴族頭銜。除了可以滿足虛榮心之外,貴族爵位還對應著相應的品級。有祿恩騎尉相當於正七品,有祿雲騎尉相當於從六品,有祿騎尉相當於正六品,依次向上遞增。有邑爵位比有祿爵位低兩級,因此有邑恩騎尉只相當於正九品。儘管有邑恩騎尉的品銜較低,而且這種品銜並沒有任何實權,但只要頂著一個有邑恩騎尉的貴族頭銜,在見到知縣時便不必下跪了——這種好處誰不喜歡?
更妙的是,這種有邑爵位還是世襲的——儘管繼承有邑爵位時必須繳納一筆不菲的費用,但從理論上講,哪怕是最低一級的有邑恩騎尉也可以世世代代永遠地傳下去。
……
於是,在消滅了篡位的胡氏政權後,似乎是皆大歡喜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