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邊有人來了!”
清晨瀰漫的水汽中,遠方徐徐露出黑壓壓人群的影子,整齊排開,慢慢向山谷口壓了過來。
高大全喃喃人自語:“官人來了?”
正帶人在山下谷口轉悠的黃從貴等得心焦,口裡罵罵咧咧,卻見一個家丁快步跑過來,慌亂地喊道:“衙內,大事不好,邕州兵馬來了!”
黃從貴抬腳就把來人踹倒在地:“沒有出息,慌張什麼!來了多少人?”
那家丁在地上不敢起身,口中道:“黑壓壓的,怕不有千百人!”
黃從貴嚇了一跳,急忙跑到谷去看。正看見徐平帶著巡檢寨兵馬,還有如和縣裡的數百鄉兵,直向谷逼來。
“你去問問,徐通判帶兵幹什麼?難不成要撤我們忠州!”
黃從貴伸手把身邊的一家丁推了出去,又讓身邊下人把自己馬牽了過來,事情不對,自己上馬跑了再說。
看見對面有人過來,徐平吩咐人馬停住。
那家丁到了徐平馬前二三十步的地方,通地跪倒在地,高聲道:“小人見過通判,我們衙內讓小來問,通判怎麼帶人來忠州地盤,有事吩咐就好!”
徐平沒有答話,冷冷看著水汽瀰漫的山谷。
旁邊的孫七郎眼尖,低聲對徐平道:“官人,那邊山上高大全下來了!”
這裡的山都不高,高大全揹著劉小妹沒用多少時間就奔到了山腳下,向著徐平的大部隊走來。
事情來得緊急,徐平沒有與曹知州商量,高大全回來,卻不好動手了。溪峒事物超出了徐平通判的職權範圍,撤銷一個土州事情可大可小,但無論如何也不是他能決定的,再說忠州有了防備,很難一下平定下來。
出了口氣,徐平對前邊的蠻人道:“回去告訴你們知州,我這裡沒有什麼事情,只是看雨停了,過來看看有沒有山洪。沒事了!”
第43章 插手忠州
獸形香爐裡冒出淡淡的青煙,空氣裡瀰漫著濃郁的香氣。
秀秀坐在劉小妹床邊,一動不動地看著她。
劉小妹對秀秀歉意地笑笑:“秀秀,多謝你讓高大哥去救了我。我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不用人陪,你忙你的去吧。”
“我不出去!一出去官人肯定罵我!劉小妹姐姐,你不知道,這次我闖大禍了!官人見不到高大哥,問我的時候,那臉色,啊呀,沉得比鍋底還黑!我跟官人這麼多年了,還沒見過官人這樣,怎麼敢出去?”
劉小妹笑道:“原來你是在我這裡躲風頭。這次真要謝謝你,救了我的性命,還給你惹了這麼**煩。你也是好意,官人氣頭過了就好了。”
秀秀連連搖頭:“才不是呢,官人是氣我找高大哥之前沒跟他說,差點讓高大哥回不來。你不知道我們官人,別的事倒也罷了,這種事他可不會忘。我這一場罵是逃不了的,唉,躲一刻是一刻。”
青煙從香爐裡飄出來,散到秀秀身邊籠罩著她的憂愁。
前院客廳裡,徐平與巡檢張榮對面而坐。
“昨天的事情多謝巡檢幫忙。”
張榮道:“通判客氣,這本就是下官份內的事。”
徐平沉吟了一下,才又問道:“巡檢和屬下的廂軍已來廣西兩年了吧。”
“馬上就到了。我們正等樞密院行文,不知什麼時候換防。”
“張巡檢,我就直說,你們有沒有想過留在邕州?”
張榮嘆了口氣:“通判既然問起,我也就說心裡話。這一年多來,如和縣這裡的情況我們都看在眼裡,說沒人動心那是假的。廂軍這碗飯總不能吃一輩子,誰不給自己留個退路?再說傳聞這一次更戍,要把我們調往荊湖南路,去防備梅山蠻,一樣的路途遙遠,回家還不如邕州這裡方便呢。日子到了,巡檢寨裡這些天也是議論紛紛,普通兵士每月錢糧還不如你這裡種甘蔗的呢,家鄉有信來,不少兵士家裡就讓他們留在這裡種甘蔗,三不五時還能寄錢回去。但這種事情,要樞密院同意才行,我不敢開這口子。”
徐平點點頭:“事在人為,只要你們有這個心,我去與曹知州商量,與轉運使司一起向朝廷上個奏章,能留下來就留下來,免得旅途辛苦。”
這件事徐平有六七成把握。
年中因為玉清昭應宮火災,首相王曾受牽連出知兗州。當然這只是個藉口,主要還是因為王曾不阿附太后,多所掣肘,劉太后收權。
自乾興年起,劉太后垂簾聽政近十年了,皇帝已經二十歲,大宋的官僚士大夫漸漸對太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