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沒反應,福建來的人一到,如和縣實力今非昔比,立即就著手分拆忠州屬下勢力。選中申峒一是實力不弱,再者峒主申承榮一向對宋朝恭順,不像其他蠻酋那樣桀驁,這好處便一下砸到他頭上。
當然他與段方的官系也有考慮,儘管當年段方與他女兒好上開始,申承榮就裝聾作啞,孩子都生了也裝作不知道這事,但這本來就是一種態度。
團團轉了半天,申承榮才吸了一口氣問徐平:“上官,小的斗膽問一句,這事情是上官隨口問一問,還是真要這麼做?”
徐平沉聲道:“定了,不過縣已經撤了,你為知峒,原武黎縣屬下都劃到申峒歸你來管。我擬報朝廷授給你本官右侍禁,你還滿意?”
“這個小的敢爭什麼?全是上官抬舉!”
右侍禁為小使臣,與其他的土縣知縣相當。不過申承榮也搞不明白,只知道從此之後他成了朝廷命官,直屬邕州管下,其他蠻酋再管不到他了。
“坐下說話。”
申承榮聽命坐下,心裡翻江搗海,依然在消化著這個訊息。沒想到自己一輩子小心謹慎,到年老了卻一朝發跡,申峒在自己手裡出頭。有了朝廷任命的知峒就不再是以前的山大王,有朝廷大義在,可以慢慢吞併屬下村峒,發展自己部族的勢力,那些大部族大多不都是這麼來的嗎?
徐平看著申承榮,笑了笑,又道:“除此之外,原武黎縣的地方還是小了些,怕你想為朝廷做事,還心有餘力不足。這樣,原上思州屬下那嶺峒等八峒,原忠州屬下那麻峒等九峒,一樣劃到你申峒來。怎麼樣?”
“啊——”剛坐下的申承榮一下又蹦起來,苦著臉對徐平道:“上官如此抬舉,小的心存感激。可就是我想要,那兩州知州也不願意啊——”
徐平臉色沉了下來:“這些不用你操心,這十七峒離他們所屬的兩州都太遠,州里管不過來,劃出來是應該的。事情由朝廷作主,輪不到兩州知州說三道四,你只管考慮怎麼把那些地方管好就行。”
到這個時候,申承榮已經大致明白,徐平不是跟他商量,是在通知他申峒已經升了格,地盤比武黎縣還擴出去一大塊。至於申峒是從此一飛沖天,還是被架到火上烤,就看他自己的手腕了。
“上官,我申峒就那麼多人,朝廷把這地方划過來,只怕我也管不住。”
申承榮還是有些猶豫,武黎縣還好,本就是自己周圍地盤,老知縣一去沒人敢頂著朝廷壓力跟申峒作對,忠州和上思州可不那麼好說話。
“你的背後有如和縣,有邕州,有大宋朝廷,你怕什麼?只管放手去做,把這些地方整合起來,誰敢找你的麻煩,我就找他的麻煩,你明不明白?”
“明白,小的明白。”
申承榮與周圍勢力周旋了幾十年,如何不明白?這是把他丟出來當過河卒子,官府要找機會收拾周圍土酋。給他的利益也確實夠大,大得他有點怕。
徐平揮手對申承榮道:“坐下,你聽我說。雖然你治下都是土人,但終究也算親民官,親民官都是一樣的,讓你治下的百姓吃得飽,穿得暖,心情舒暢了沒事唱兩句山歌,得了他們的心,任誰都撼動不了你。自去年開始,我在如和縣種甘蔗榨糖,你聽說沒有?”
“小的聽說了,都是通判恩典,如和縣已經成了左近第一富裕地方。”
“聽說就好。你管下一樣有地,一樣有人,能不能種甘蔗?種了甘蔗一樣送到縣裡來,我給你算錢,絕不虧待了你。這錢你不要貪心,自己得一點,多分一點給治下百姓,他們有了飯吃,念你好處,怎麼還會鬧事?”
“可——可我們土人不懂種甘蔗啊!”
“有什麼關係!我這裡有人,可以去教你們,你們也可以來學。不過是種地而已,都種了這麼多年了,有什麼學不會的!”
申承榮看著徐平,心裡仔細盤算事情的利弊,沉默許久,最終重重點頭:“上官抬舉我們申峒,我要是再說三說四,就是不識好歹了。上官放心,我一定約束手下土人,不給朝廷添麻煩!”
徐平笑道:“這就對了。於你於我,這都是好事,你怎麼還猶疑不定?以後你也是朝廷命官,正該在段知縣管下,沒事多走動走動。”
“上官說的是。”
申承榮苦笑著答應。他怎麼跟段方走動?女兒還在忠州被扣著,跟段方也說不上話啊。那個外孫段雲潔他連見都沒見過,這一兩年倒是常聽人說起,都誇這孩子聰明無雙,美貌猶勝當年他的母親。這也是個糟心事,人人都知道這是個女孩,段方卻從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