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克,豬肝切成片,加入生地和蔥、姜、醋、鹽調味煮40分鐘。能滋陰補血、養肝明目,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或萎黃、兩目乾澀、視物模糊、肢體麻木。
④枸杞甲魚羹:枸杞50克,甲魚250克,甲魚切塊,加枸杞放入砂鍋中,用小火煮60分鐘,加入蔥、姜、鹽、醋調味。能補益肝腎、滋陰強壯,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體弱無力、陰虛盜汗、視物不清、面色無華。
⑤羅布麻茶:將羅布麻葉10克用開水浸泡20分鐘後當作茶飲。能平肝潛陽、鎮靜降壓,適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頭漲、頭暈目眩、煩躁易怒。
⑥*決明茶:*5克,決明子10克,用開水浸泡代茶飲用。能清肝明日、潤腸通便,適用於肝火上炎所致頭漲痛、頭目眩暈、目赤腫痛及便秘。
⑦天麻魚頭湯:天麻10克,魚頭1個,加入蔥、姜、醋、鹽調味,放入砂鍋中熬煮30分鐘。能平肝潛陽、息風止痙,適用於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致的頭暈目眩、頭痛眼花、肢體麻木。
★肝的藥物調治
①白芍補肝飲:白芍10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能補益肝腎、養血滋陰,適用於肝腎血虛所致的體弱無力、麵包無華、兩目乾澀、目暗不明。
②當歸補血飲:當歸15克,白芍10克,黃芪15克,甘草3克,水煎服。能補血養肝,益氣健脾,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黃、爪甲不榮、形體消瘦。
③*清火湯:*5克,桑葉10克,薄荷5克,先將*、桑葉煎15分鐘,最後放薄荷煎出味道後飲用,一天三次。能清肝明目,適用於肝火上炎所致頭暈目眩,目赤腫痛。
常用中成藥
①杞菊地黃丸:能滋補肝腎和明目,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耳鳴、兩目乾澀、視物不清。
②逍遙散:能疏肝解鬱和健脾,適用於肝鬱血虛、脾虛所致的頭暈目眩、兩脅作痛、口燥咽乾。
③龍膽瀉肝九:能瀉肝膽實火,適用於頭痛目赤、脅痛口苦。
★護肝養生功
①扭腰晃膀:兩腳站立,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屈,悠閒自然地扭腰晃膀,要點是上半身要放鬆,下半身重心下移,呼吸自然均勻,腰胯隨意晃動。
②順風掃葉:兩腳分開1米左右,膝微屈,全身放鬆,兩臂順時針方向在身前轉8次,再逆時針方向在身前轉8次。要點是兩臂伸直,運動幅度越大越好,動作要隨意。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四、保健脾,為美麗增加創造力
美貌女人假如幾天不吃飯,臉色看起來就會很差,沒有精神,美就談不上了。一個人生病了,只要能吃,醫生的就會說:脾胃好問題就不大,能吃才好得快。所以,保健脾胃,相當重要。
《黃帝內經》說脾胃是“後天之本”、“生化之源”。後天有了脾胃的滋養,人才能長得好、長得美。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能消化吸收飲食中的水谷精微,也就是營養物質,並能轉輸至全身。
脾的運化功能包括運化水谷(各種飲食物)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
運化水谷就是說脾負責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進行消化、吸收,再運送到全身的器官組織,才能發揮食物的營養作用。
運化水液是說脾對人體的水液有吸收、轉輸和佈散的功能,也就是說脾還負責對水分進行吸收,並運送到全身的器官組織,發揮濡養、滋潤的作用。
中醫所講述的脾胃代表了西醫的消化功能,所以,脾胃不好就會影響人的消化,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美麗就會大打折扣。
★脾的情志養生
中醫認為“脾在志為思”,有“思慮傷脾”之說,思慮過多,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而出現食慾不振、脘腹脹悶、頭目眩暈等症狀。大家想必都曾有過思慮多了、食慾減退的現象。
脾的保養保健重點在於避免思慮過多,要勞逸結合。工作時就認真工作,工作之外要放鬆自已,不要再想工作中的問題。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要順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強求。
★脾的順時養生
中醫認為“脾與長夏相應”,長夏就是農曆六月,雨水較多,溼氣重。而脾的特性是喜燥而惡溼,所以長夏時要特別注意預防溼邪侵害人體。這個時間不要淋雨涉水,更不要吃較油膩的食物。
★脾的穴位養生
①揉三陰交穴:左手拇指按壓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胚骨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