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頁)
姓植黍,畝產不過三四石,而臣聽吳國翁主所言,合陽侯所植之黍高達九石。秦亡後,百姓民生凋敝,雖大漢先後二帝勵精圖治,但民間依舊常有困苦之事。若能將田地畝產提升,則此乃功在萬代之事。”
“這自然是好的,”劉盈搖頭道,“合陽侯種黍之事,朕也知道。可是張偕,你要知道,先帝賜給合陽侯的土地盡是肥田,而合陽侯所用牛耕器具,所費不貲,黍米畝產高些,倒也有可能。而民間百姓,估計沒幾個人用地起吧。”
一百二十名赤幘制,執大鼗的子低聲和唱,“甲作食兇,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詳……女不急去,後者為糧!“
“陛下聖明。但提高百姓收成,是最好的富國強民之道,臣本不求人人都能畝產八九石,只要從此中有些微所得,哪怕令天下平均畝產只提高一分,便可活人無數。”
“這”
廷下,方相已經開始與十二獸舞,眾人歡呼三聲,周遍前後省三過,持炬火,將時疫送出端門,此後一年,宮廷將不再為時疫所侵。
“而且,”張偕輕聲道,“憑合陽侯的為人,以及在皇族中地輩分威望,此事不僅對大漢,對陛下也是很有好處的。”
他的意思很明顯,大漢初立未久,民風淳樸,若百姓得知是合陽侯辛苦研究之術令糧食增產,讓更多的人溫飽,必將對他感恩戴德。
而合陽侯是皇族中人,他本人對政治並無野心,那麼,這分聲譽就將歸到作為皇族代表的皇帝身上。
於是劉盈砰然心動。
其實,我很喜歡劉留的。
吃醋也吃的坦蕩蕩的。
清明節快樂。
終於把種黍地事情給圓過來了。
趕文趕的很淚奔,於是今天踩點了。繼續求粉紅票。
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九十三:胡書
橫城門外,一輛駟馬車緩緩停下。
“侯爺此去長安,定能成就一番功業。”車中,中年文士拱手道。
“郭先生,”劉仲不以為意笑笑,“我才能平庸,只盼家族平安,子孫福澤綿延,哪敢妄言什麼功業,先生說笑吧。”
郭潛動了動唇,想要說些什麼,終究嘆了口氣,放棄。
馬車進入城門,駛在章臺街上,在與香室街交匯之處,忽有一輛大車打橫裡趕來,御手籲的一聲勒住馬,喝道,“這是齊王入朝車駕,來者請速避讓。”
劉仲掀簾喊問道,“是肥兒麼?”
不多時,齊王劉肥尷尬的下了那輛華麗馬車,上前拜見。
雖然劉仲此時只是徹侯,但論輩分卻是劉肥的親伯父,漢以孝治天下,縱然劉肥是齊王,與伯父在街頭相遇,也只能是身為晚輩的劉肥避讓。
入潛邸之時,劉仲慨嘆道,“多年未來,這長安城,可比從前熱鬧多了。”
“是啊。”郭潛微笑道,“但願,能一直這麼繁華下去。”
惠帝二年冬十月朔日
夜漏未盡七刻,宮中便鳴黃鐘大呂,舉行歲首大典。天子在未央大朝前殿接受百官公卿祝賀,三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千石、六百石,四百石官員著皂衣配綬魚貫而入,黑壓壓的站滿殿廷。二千石以上上殿稱萬歲。於是天子舉觴御坐前。御史大夫趙堯奉羹,內史杜恬奉飯。奏食舉之樂。百官受賜宴饗。
合陽侯劉仲上前拜道,“臣於新豐植得新黍,此來長安,新取倉中一束,特奉於陛下品嚐。”
中常侍韓長騮便下階接過。奉於皇帝面前。
劉盈撫摸著金黃色的黍束,笑道,“詩經有云,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合陽侯為國潛心研究植黍之術,實應嘉獎,今特益其食邑千戶,另置搜粟都尉一職。為內史下屬,除許襄為搜粟都尉,協助合陽侯在京畿地區試種黍禾,專司種種提高黍產之法。”
“這”劉仲一時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結結巴巴道,“陛下,臣才能平庸,只會種田,不會為官啊。”
“合陽侯這是謙遜了。”劉盈微笑道,“能將黍禾畝產從三石提高到近十石之人,豈能是庸碌之人?”
他下階親自剷起劉仲,道。“農者,為天下之本。而此乃關係我大漢國祚千千萬萬代之事,若能成功,可活人無數。皇伯必莫推辭。”
劉仲囁囁無言,只得應承下來。眾臣亦山呼陛下聖明,愛民如子。
“思服見信如晤,自宣平別來,已半年有餘。”
張嫣伏在案前書寫信箋。
“別後君曾寄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