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009(第2/3 頁)
韓王很是受寵若驚,完全忘了白天的事,眉飛色舞地說:“那是,大哥,你要喜歡,改日要吃,我再幫你拔。”
劉昶笑道:“多謝四弟,我已經嘗過了。不過父皇母后還有淑妃娘娘沒有嘗過,明日四弟回京要不要親手拔一些,給他們帶回去?父皇母后、淑妃娘娘必然會被四弟的這番孝心所感動。”
好像挺有道理的。
他親手拔的蘿蔔苗,大哥都讚不絕口,吃了一筷子又一筷子,父皇母后母妃肯定也喜歡。
“還是大哥想得周到,我明天就去拔一些給父皇母后他們帶回去。”
劉昶讚許地點頭:“四弟有心了。只是你明天拔了蘿蔔苗帶回去,顛簸一路又放一晚上,後天再吃都不新鮮了。不若明日下午拔,放在地窖裡儲存,後天一大早你就出發,晚膳之前就能趕回宮中,讓父皇母后他們都吃上你親手拔的最新鮮的蘿蔔苗。”
韓王雙眼發亮地看著劉昶:“還是大哥有法子,就聽你的。”
目的達成,劉昶笑道:“如此甚好,今日四弟辛苦了,明天睡晚一些,我讓人不要打擾你。”
這會兒韓王已經被劉昶這一連串的迷魂湯灌得暈暈乎乎的了,感動地說:“大哥,你對我真好。”
康永言在一旁看得歎為觀止。
等劉昶送走韓王,回來就看到他臉上那副驚歎的表情,笑了:“韓王是我弟弟,又不是仇人。這教孩子嘛,可不就得打一棍子給顆甜棗,不能一味地苛責打罵,該哄的時候也要哄哄。”
“殿下英明,是奴才糊塗。”康永言心說,是他誤會齊王了,原來齊王殿下一片苦心。
當很快,他就知道自己想多了。
因為劉昶又說:“蘿蔔苗再長就老了,不好吃了,明日你安排人全拔了,後天隨韓王的隊伍一道進京,韓王這人歷來高調,定然會大肆宣揚他親手給皇上皇后拔的蘿蔔苗,你就跟在後面宣傳,這是韓王進獻給皇上的同款小人參苗,吃了能增強食慾、強身健體。”
康永言這才明白劉昶的目的,有些吃驚地說:“殿下,這……這合適嗎?”
蘿蔔再好也不是人參啊,改個名字,吹成貢品會不會太過了?
劉昶反問:“怎麼不合適?四弟獻給皇上的不是貢品是什麼?皇上皇后都喜歡吃的東西,能是尋常之物嗎?”
不管喜不喜歡,這都是韓王的一片孝心,父皇母后就是裝裝樣子也會吃幾口,說喜歡的。
好有道理,竟無法反駁。
康永言只得問:“那,殿下咱們這蘿蔔苗,不,小人參苗怎麼賣?”
他本來是打算賣幾十塊銅板一斤的,可現在都變成了貢品,這個定價就不合適了。
劉昶豎起兩根食指:“二兩銀子一斤。”
康永言頓時倒抽了一口涼氣,二兩銀子都夠一個四口之家過半年了,都能買兩三石糧食了。
他聲音發顫,很不自信地問:“殿下,這……這能有人買嗎?”
這麼高的價格,就為了吃最普通的蘿蔔苗?
劉昶笑看著他:“物以稀為貴,有韓王幫咱們吆喝,還有貢品的光環,肯定有人買的。再說了,冬天的綠葉菜,再怎麼你也要賣個幾十百來文一斤,普通百姓照樣吃不起,總歸是賣給達官貴人的,價格抬高點,他們也有面子,有了面子,他們就不會在乎這一二兩銀子了。”
康永言雖說平日裡做事利索機靈,但還是不懂這些富貴人家的心態。有時候,他們吃的不是蘿蔔苗,而是面子,所以價格貴點,反而更有逼格,更受這些人的追捧。
康永言還是有些震驚,但既然齊王都這麼說,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他重重點頭:“是,殿下,奴才明日下午安排人拔蘿蔔苗。”
劉昶點頭,又給他上了一課:“明日的蘿蔔苗拔大小相同的,凡是長得太粗太細,太高太矮的,一律挑出來,只挑看起來差不多的。另外,找附近村裡的木匠做一批匣子,再讓村民們編織一些草籃,一斤的裝草籃裡,兩斤的裝匣子裡。記住了,想要賣得貴,包裝必不可少。一根草繩綁著看起來就不值錢,到時候任你吹得天花亂墜也沒人買賬。”
康永言受教,默默將這些全部記在心裡。
***
劉昶說到做到,第二天真的讓韓王睡到自然醒,還讓廚房備了豐盛的早膳。
用過膳,韓王問伺候的奴僕:“我大哥呢?”
“回韓王殿下,齊王去了地裡。”奴僕按照劉昶的交代道。
韓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