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1/4 頁)
〃同樣的現象世界〃始終一再復現,並且因此而獲得現實的外觀。
我們主觀信仰邏輯學的必需僅僅表明,我們早在邏輯學本身到達意識之前所做的事情,無非是把邏輯學的要求植入現象。因為,現在我們在現象中發現了邏輯學——,另外,我們不能錯誤地認為,這種必需會擔保某物是〃真理〃。在我們長期推行了同一化、粗糙簡單化之後,我們就成了創造了〃物〃、〃同一物〃、主體、謂語、行為、客體、實體、形式的人了。在我們看來,世界表現出了邏輯性,因為我們事前使世界邏輯化了。
〈726〉
我試圖理解社會判斷和估價的絕對合理性(當然是在擺脫了導致道德結果的意志的情況下)。
——為了尊崇儲存和提高權力的根本慾望,就要了解心理學的欺詐和混亂的程度(為給慾望創造問心無愧的局面)。
——瞭解愚蠢的程度,以便使共同的調解和估價始終成為可能(為此則需要教育、對教育要素的監督、培養)。
——瞭解審訊、懷疑和不耐煩的程度,為了把特殊者當成罪犯來處理和鎮壓——為了使這些特殊者以虧心,就要造成他們自感特殊性就是病患。
〈727〉
道德的本質乃是防衛,是防禦手段;在這個意義上說,這乃是人發育完成的標誌(披上了甲冑;斯多葛式的)。擁有武器,這是人發育完成的主要標誌,因為他具有進攻的能力了。戰爭工具轉化為和平的工具(由鱗片、甲葉和毛髮構成的工具)。
〈73〉
過勞、好奇和同情——我們現代的惡習。
〈187〉
用在物件身上的力氣少得可憐!精神乃是恢復生機的東西。從奢談諸如〃拯救〃、愛、極樂、信仰、真理、〃永恒生命〃等等的激烈言論中,冒出了多麼病態和冥頑的空氣啊!相反,人們有一天也許會拿起一本原是不信教的書,比如彼特羅尼烏斯①按照基督教偽君子的價值標準,那本書裡講的都是罪過,甚至罪該萬死。儘管如此,在更加純淨的空氣中,在步履加速的超凡精神性中,在變得自由而富裕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力中,人們會有何等心滿意足的感受啊!一部《新約全書》連一個笑話都不曾有過。不過,憑這一條也就等於批臭了這本書!……
①彼特羅尼烏斯(?…66)——古羅馬作家,為暴君尼祿的寵臣,公元66年被迫自盡。——譯者
〈308〉
道德很〃不道德〃,正如世間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樣;道德性本身就是某種形式的非道德。
這種見解帶來了偉大的解放。對立遠離了事物,一切現象的統一性得救了——
〈896〉
反對偉人的鬥爭,得到經濟學論據的辯護。這些理由是危險的,是偶然性、特殊性、暴風驟雨、力大無比、足以威脅緩緩建造起來的物體。對爆炸性的東西不僅要無害地解除安裝,如果可能,也要防止其解除安裝。因為它是一切文明社會的基本本能。
〈1025〉
個別地、有步驟地、試探性地僱請一切可怕的東西。因為,使命想要承擔文化;但是,在文化壯大到足以完成這一使命之前,它必須剋制、緩解、隱蔽、甚至痛恨這一切。
凡是在某種文化開始為害的地方,文化都會藉以表示出一種畏懼關係,也就是表現出軟弱。
命題:一切善都是昔日可利用的惡。準則: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個別的人所能許給自己的激情愈可怕、愈大——因為它(他)有能力使激情變成手段——,其文化的水準就愈高——;一個人愈是平庸、軟弱、謙卑、怯懦,則他乾的事比惡還要壞。因為,他那裡一定是個惡貫滿盈的王國。最低等的人一定會到處見到惡的王國(也就是使他受到禁錮、與他為敵的王國)。
〈933〉
總而言之:對激情的統治,並不是削弱和取消激情!——
意志作主的力愈大,激情就會有更多的自由。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渴求自由活動的空間,是由於具有更大的權力,它知道要僱請這些怪獸。
〃善良的人〃同時位於每個不危險的和有用的事物之階。因為,他是中間狀態;共同的意識說明不必害怕誰,同時,儘管如此,也不應看輕誰。
教育:它從本質上來說是為了規範的利益而摧毀特殊人的手段。教育:它從本質上來說是為平庸者著想而有害於特殊人的。
只有當一種文化能夠支配充盈的力的時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