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1/4 頁)
研究這兩種前景的科學意味著:
1、強大和自制的表現,可以不要消災滅病、慰籍人心的空想世界:
2、損壞、解剖、失望、消弱。
C。
對真理的信仰,即要依附在信以為真的實際需要上,這是心理學的還原,且不談一切以往的價值感。如害怕,懶惰等。
非信仰也是如此:是還原。假如根本就沒有什麼真實的世界,這種非信仰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新的價值(這樣,過去在存在世界中已經消失的價值感又變得活躍起來了)。
〈449〉
哲學是發現真理的藝術:亞里士多德這樣說。相反,伊壁鳩魯派則利用了亞里士多德的感覺論的認識論,冷嘲熱諷,拒絕尋求真理;他們說〃哲學乃是生命的藝術〃。
〈450〉
三大幼稚性:
認識是達到幸福的手段(似乎……),
是達到美德的手段(似乎……),
是達到〃否定生命〃的手段,——
在這個意義上說,它是達到失望的手段——
(似乎……)
上一篇目 錄下一篇
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 權力意志
第十三節
〈832〉
在藝術領域,猶太人具有亨利希·海涅和奧芬巴赫色彩的天才,具有機智非凡、縱情恣謔的薩蹄爾的天才,他們是保持著偉大傳統的音樂家,而且,對於不光是長著耳朵的人來說,他們還是對德國浪漫派的傷感和徹底蛻變了的音樂家的超脫。
〈878〉
一個人的價值是依照這個人是否對人有用,或有價值,或給人以傷害來評定的。這就是說,藝術品是各依其產生的效果來評定的。但是,這樣做根本不涉及此人同他人相比較的價值。〃道德的估價〃,只要它還是一種社會性的估價,就要完全依照此人起的作用來衡量。一個舌頭上有著自己審美的人,為自己的寂寞所包圍、埋沒,成了不健談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了——這是大方的人,也就是另一類完全高等的人。你們怎麼能因為你們無法認識他、無法加以比較就去貶低他呢?
道德的貶值經判斷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損失,因為,人本身具有的價值被低估了、被忽略了,幾乎被否定了。這是幼稚的目的論殘餘,即人的價值僅僅就人而論。
〈467〉
科學方法的歷史,奧古斯特·孔德甚至認為,它就是哲學本身。
〈605〉
界於〃真實〃和〃非真實〃間的論斷,對全部事實真相的論斷與寓於哲學本質中的創造性設定、建立、塑造、制服、願望等有著根本區別。賦予意義——這項任務始終是多餘的,假如事物中沒有意義的話。音調的情況就是如此,不過民族的命運也是如此。因為它們能夠使極不相同的解釋和方向通向不同的目的。
更高的階段乃是設定目的,並且繼而給予實際以形式。也就是說,解釋行為,而不光是抽象的改寫。
〈656b〉
既然基本權力慾望已經獲得更高的精神形象,〃飢餓〃不過是一種更嚴格的適應而已。
〈969〉
一般說來,每件事物的價值都相當於人們對它付出的代價。假如人們舉出的是孤立的個人,當然,這種說法就不適用了。個別人的偉大能力與他本人付出的、犧牲的、遭受的一切根本不成比例。但是,假如人們見到自己類的前史,那麼人們在那裡也會發現透過各種捨棄、爭奪、辛勞和貫徹而節約了力,積蓄了手段。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付出了足夠多的力,而不是因為他像奇蹟一樣,作為上天和〃偶然〃的饋贈而活在世上——〃遺傳〃是個錯誤的概念。但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他的祖先們是有貢獻的。
〈199〉
《新約全書》一點都不天真。人們知道它的基礎是什麼。這個帶有無情律己意志的民族,在它久已失去一切自然依託和損害了自身的生存權利之後,卻知道了得到承認之路,並且亟需使自身建築在非自然的純虛構的前提(選民、聖徒團體、許願的民族、〃教會〃等)之上。因為,這個民族雖然搞虔誠的騙術,卻自以為天衣無縫,頗為〃心安理得〃。它認為,假如它去佈施道德,別人可能不會嚴加防範。假如猶太人以天真恣態出現,則危險性就增大了。假如你們去讀《新約全書》,可不要失掉自己握有的那一點理智、懷疑和良心的根基!
出身卑微的人一部分乃是庸眾,他們